

1.見"獫歇"。
1.魚雁。指書信。
2.指信使。
1.指書信。
1.猶群集。
1.謂如魚鳥成群而至。
1.依次連接。
1.猶鱗次。
像層層魚鱗,多形容云彩、水波或屋瓦鱗鱗夕云|水鱗鱗兮石峨峨|萬瓦鱗鱗。
1.魚鱗般地排列。
1.鱗族。
1.魚類和爬行動物體表的透明角質小片,排列如覆瓦狀。
2.覆蓋在昆蟲翅膀或軀體上的亮質小片,帶有顏色,或能折光,因而使昆蟲具有鮮艷的光彩。
3.覆蓋在芽的外面像魚鱗的薄片,主要作用是保護嫩芽。春季植物發芽時,鱗片即脫落。
1.魚的鱗片和鰭。
1.代稱龍。
1.形容傷痕如魚鱗一樣多。
1.古代貴族喪葬時給死者穿戴的玉衣。用玉片串綴而成,施于死者之體如魚鱗狀,故名。
1.指書信。
1.鱗片狀的苔痕。
1.古代神話傳說中行水神騎乘的龍。
1.鱗片狀的紋路。
1.高峻貌。
1.猶鱗次。
1.代稱龍鳳。喻權貴。
2.翅膀。
3.魚雁。指書信。
1.游魚。借指書信。
1.鱗與羽。
2.代稱魚和鳥。
3.代稱魚和雁。借指書信。
4.比喻行跡。
1.凌雜。
1.猶鱗集。
1.泛指鱗介類水生動物。
1.見"鱗萃"。
1.魚類和爬行類等有鱗動物的總名。
1.指駿馬。
1.即麟角。喻珍奇稀罕的事物。
1.駿馬名。
1.麟臺。
1.麒麟和騶虞。
1.孔子作《春秋》,絕筆于獲麟,故稱史官之筆為"麟筆"。
1.麟躍龍舞。
1.即麟德殿。
1.唐代宮殿名。
1.唐高宗麟德二年頒行的歷書。
1.麒麟出現過的郊野。
1."麒麟殿"的省稱。
1.皇室宗族的譜牒。
1."麒麟兒"的省稱。
1.麒麟和鳳凰。
2.比喻才智出眾的人。
1.繡有麒麟的官服。明洪武二十四年規定﹐公﹑侯﹑駙馬等﹐可穿麟服。
1.晉王嘉《拾遺記.周靈王》"夫子未生時,有麟吐玉書于?里人家……征在賢明,知為神異,乃以繡紱擊麟角,信宿而麟去。"后因以"麟紱"指祥瑞。
1.亦作"麐符"。
2.古代朝廷頒發的麟形符節。
1.干麒麟肉。
1.孔子作《春秋》,絕筆于獲麟◇因以"麟父筆"指修史。
1.麟之肝,鳳之髓。極言美味佳肴。
1.亦作"麟閣"。
2."麒麟閣"的省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