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品行不端的;不成材的。
2.謂低劣的,不象樣的。
1.古代傳說中的波濤之神。
2.借指波濤。
1.指水災。
1.清代乾隆﹑嘉慶時期的散文流派。由惲敬﹑張惠言所創。惲為陽湖(今屬常州)人﹐故名。該派在接受桐城派主張的同時﹐又別開新路﹐提出了一些不同的主張﹐作文取法儒家經典﹐又參以諸子之書﹐因此文風較為自由。
1.向陽的門戶。
1.古澤藪名。
2.山名。(1)在江浙一帶。《呂氏春秋.本味》"陽華之蕓,云夢之芹。"高誘注"陽華乃華陽,山名也……在吳越之間。"(2)在陜西省華陰縣東南。《山海經.中山經》"陽華之山,其陽多金玉。"
1.指男子生育機能。
1.指陽爻。
1.日光。
1.指太陽。
1.冬至節的別稱。冬至節陰氣盡而陽氣始回﹐故稱。
1.生長在向陽坡面上的草木。
2.比喻受君主眷顧的臣民。
1.古代風俗﹐女子于每月十九日之夜置酒歡聚﹐為藏鉤諸戲﹐以待月明﹐謂之"陽會"。
1.日的別稱。亦指日的魂魄﹑精氣。
①氣體放電管中連接高壓直流電源正極的電極。一般指電子管或光電管中收集陰極發射的電子的電極。②電解池中和直流電源正極相聯的電極。電解時,陰離子在陽極上失去電子,發生氧化反應。
1.中醫指熱邪。
1.按照古代納音之法﹐十二律與十二支相配﹐凡屬申﹑子﹑辰﹑巳﹑酉﹑丑者為"陽紀"。一說﹐自黃鐘相生﹐至于中呂而中止﹐謂之"陽紀"。
1.指春季。
1.謂日出雨止﹐天氣放晴。
1.春天的暖流。
1.見"陽閑"。
1.剛健。
1.亦作"陽鑒"。
2.古代利用日光取火的凹面銅鏡。亦喻指光亮耀眼之物。
1.謂表面和解背后下毒手。
1.日光﹐亮光。
1.指太陽。
2.指玉。
3.指山。
4.指傳說中的龍。
5.精液。 6.指上天之神。
1.陽光。
1.古代術數家的學說。其說有二(1)以四千六百一十七歲為一元,初入元一百零六歲,內有旱災九年,謂之"陽九"。其余尚有陰九﹑陰七﹑陽七﹑陰五﹑陽五﹑陰三﹑陽三等,陽為旱災,陰為水災。從入元至陽三,常歲四千五百六十年,災歲五十七年,共為四千六百一十七年,為一元之氣終。舉其平均數則每八十年有一災年。《漢書.律歷志上》"《易》九戹曰初入元,百六,陽九;次三百七十四,陰九;次四百八十,陽九;次七百二十,陰七;次七百二十,陽七;次六百,陰五;次六百,陽五;次四百八十,陰三;次四百八十,陽三。凡四千六百一十七歲,與一元終。經歲四千五百六十,災歲五十七。"
2.宋洪邁《容齋續筆.百六陽九》"史傳稱百六陽九為厄會,以歷志考之,其名有八。初入元百六曰陽九,次曰陰九;又有陰七﹑陽七﹑陰五﹑陽五﹑陰三﹑陽三,皆謂之災歲。大率經歲四千五百六十,而災歲五十七。以數計之,每及八十歲,則值其一。今人但知陽九之厄,云經歲者,常歲也。"(2)太乙數。以四百五十六年為一"陽九",以二百八十八年為一"百六"。宋張世南《游宦紀聞》卷七"此外有所謂太乙數,能知運祚災祥,刀兵水火,陰晴風雨……蓋太乙數中,專考陽九,百六之數。以四百五十六年為一陽九,二百八十八年為一百六。陽九,奇數也,為陽數之窮。百六,偶數也,為陰數之窮。大抵歲運值之,終有厄會¢文敏公《五筆》中,載陽九﹑百六之說,與此不同。"
3.道家稱天厄為陽九﹐地虧為百六。三千三百年為小陽九﹐匈六。九千九百年為大陽九﹑大百六。
4.指災荒年景和厄運。
1.指災難和厄運。
1.男性生殖器。
1.奇數的爵位等級。
1.浮雕。
1.猶陽瀕。
1.迷信稱屬于陽間的物類。
1.指古代鄉射飲酒之禮。屬男子之禮。
1.見"陽歷"。
1.猶明火。
1.生在山南的林木。
2.古地名。
1.古代帝王祭天之所。
2.太陽。
3.天神。
1.古曲名。又稱《陽阿》。
1.指十二律呂中的六律。
2.見"陽九百六"。
1.煉丹爐。
1.山之南。
1.館名『上林苑中嬪妃所居之館。
2.指人的壽命。
1.太陽運行的路線。
2.向南的大道。
1.按照古代納音之法﹐六呂之間﹐亦有陰陽﹐其屬于陽紀者﹐謂之"陽呂"。
1.指陽氣。
2.指春季。
3.按古代納音之法﹐六律之間﹐亦有陰陽﹐其屬于陽紀者﹐謂之"陽律"。
4.陽間的法律。
1.指太陽。日形如輪﹐故名。
1.房屋四角承檐的長桁條。其頂端刻有馬形﹐故稱。
2.四角錐體。底面為正方形。
1.中醫學名詞。指經脈中的陽經﹐其中包括手足三陽經﹑督脈﹑陽維脈﹑陽蹺脈等。
2.中醫學名詞。指脈象性質。凡屬浮﹑大﹑數﹑動﹑滑者﹐謂之"陽脈"。
1.春秋宋之城門名。
2.東南方之門。
3.指漢明帝時開陽門。
4.古星名。屬亢宿。
5.命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