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多指資料較多、篇幅較大的著作)~詞典ㄧ~百科全書。
1.連結鐵錨和船舶的鐵鏈。
1.系錨的繩索。
1.錨端的鉤爪。用以鉤住水底或岸邊的東西﹐以穩定船舶。
1.年老而蔽塞。髦,通"耄"。
1.童發。
1.高年長壽。髦,通"耄"。
1.舊指全部由青年女演員組成的劇團。
1.舊時全部由青年女演員組成之戲班或演出的戲。清同治﹑光緒年間出現于京滬等地,多演唱京劇。清裕德菱《梨園佳話.馀論.女伶》"女劇滬上謂之髦兒戲。髦﹐蓋髻也。昔時婦人拖長髻而作男子冠服,致足笑人﹐故有此稱﹐非時彥之謂也。"一說﹐原稱"毛兒戲"。因創始班主名李毛兒﹐故稱?!抖昴慷弥脂F狀》第七九回"﹝雅琴﹞又預備叫一班髦兒戲來﹐當日演唱。"張友鶴校注"一種由女演員組成的戲班﹐據前人考證﹐髦兒本作毛兒﹐因創始的班主為李毛兒而得名。最初專應堂會唱徽調;后來也在戲院演出﹐大部唱京戲﹐小部唱梆子。"一說因演員年幼而技藝皆嫻得名。
1.指髦兒戲的演員。
1.頭發。髦,通"毛"。
1.指英俊美盛的武士。
1.年老昏庸。髦,通"耄"。
1.指英俊高尚之士。
1.古代使者所持的竹節,以牦牛尾作飾。髦,通"旄"。
1.俊杰。
1.見"髦俊"。
1.亦作"髦雋"。亦作"髦儁"。
2.才智杰出之士。
1.見"髦俊"。
1.鬃毛不加修剪的馬。
2.足四節都長毛的馬。
1.語出《詩.小雅.角弓》"如蠻如髦。"古代泛指少數民族。
1.古傳說中的毛民國。其人身上長有長毛。髦,通"毛"。
1.猶旄倪。老幼。髦,通"旄"。
1.即牦牛。髦,通"牦"。
1.暮年,衰老之年。髦,通"耄"。
1.英俊之士。
1.才俊賢能之士。
1.頭發下垂散亂貌。
1.猶老幼。髦,通"耄"。
1.古代帝王大駕出宮時,武士披發前驅者。始置于秦,漢﹑魏﹑晉因之。
2.指帝王儀仗中前驅者之冠服。
3.引申為先驅者。
4.昴星的別名。
1.猶髦士。
1.馬鬃和馬尾。
2.指古代西南少數民族婦女的假發辮。
1.才俊之士。
1.杰出的人才。
1.英俊之士。
1.才智出眾者。
1.指兒童。
1.幼童。
1.春秋諸侯鄭伯旗名◇借指軍旗。
1.蜘蛛網。
1.食禾稼的兩種害蟲。多比喻桅人民和國家的壞人或災異。
1.草木蒙茸貌。
1.比喻壞人。
1.蟊蟲為害。
1.桅莊稼的兩種害蟲。語出《詩.小雅.大田》"去其螟螣﹐及其蟊賊。"毛傳"食心曰螟……食根曰蟊。"
1.比喻奸吏掠奪百姓財物。
1.比喻惡人。
1.吃禾苗的兩種害蟲。
2.喻桅人民或國家的人。
1.一種青色的小蟬。
1.鳥名。即貓頭鷹。
1.榫頭對不上卯眼。喻話不對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