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見"沙堆"。
1.拘捕并治罪。
1.即札子。
1.記錄并上奏。
1.下垂貌。
1.用竹子等物編成的箱子。
1.奔忙貌。
1.鷺鷥。
1.《魏書.官氏志》"以伺察者為候官,謂之白鷺,取其延頸遠望。"后因以"鷺堠"指做伺察工作的人。
1.謂與鷺﹑鷗為友。比喻隱居生活。
1.植物名。通稱忍冬﹑金銀花。其花長瓣垂須,黃白相半,而藤左纏。參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七.忍冬》。
1.漢枚乘《七發》"衍溢漂疾,波涌而濤起,其始起也,洪淋淋焉,若白鷺之下翔。"后因以"鷺濤"指波濤。
2.比喻人的才情。
1.指朝官的班次。
1.白鷺群飛有序,因用以比喻朝官的班次。
1.見"鷺序鴛行"。
1.即廈門。廈門別稱鷺門島。
1.白鷺的羽毛。古人用以制成舞具。
2.借指白鷺。
1.亦作"鷺鹓"。
2.二鳥群飛有序,因用以比喻班列整肅有序的朝官。
1.見"鷺鴛"。
1.謂與鷺﹑鷗相約結盟。比喻隱居者的生活。
1.野鵝。
1.山腳下的樹林。
1.猶歷歷﹐謂一一可數。
1.山麓和澤藪。
1.亦作"鎐硐"。
2.鑿通竹節。
1.嵌金飾的車轅端橫木。
1.放在驢背上供騎坐的器具。
1.驢拉的車。
1.古時一種刑具。有釘的木架,剮刑時,將犯人釘在架上處死。
1.比喻答非所問或事物兩下不相合。
1.馬銜鐵。借指乘騎。
1.對不公平的事表示憤慨并發表公正的意見。
1.行進中的船。
1.寒蟬;秋蟬。
1.雞鳴報曉。指清晨。
1.即鷂鷹。借指鴟吻。
1.鵪鶉。
2.指南方朱鳥七宿。
1.謂雄鳥用鳴聲招引雌鳥。
1.指弦樂器。如琴瑟琵琶之類。
1.指首飾。金玉所制,晃擊有聲,故稱。
1.猶言雞鳴狗盜◇用以比喻卑微技能。
響箭攬弓捷鳴鏑|正西風落葉下長安,飛鳴鏑。
1.笛聲。
1.鳴叫。
1.指春秋晉賢大夫竇鳴犢。孔子欲赴晉,聞其已被趙簡子所殺,乃止。亦泛指賢臣。
1.風鈴。
1.鵽鳩。今名沙雞。
1.發出槍彈﹑炮彈。因發彈時伴有很大的響聲,故稱。
2.指人民群眾對問題公開發表意見。
1.(雞犬等)鳴叫。
2.比喻騷動﹑叛亂。
3.謂獻媚討好。
4.謂雞鳴狗吠之薄技。
1.具有薄技的人。
1.漢上林苑中異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