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犀角燃燒的火焰。
1.消息,音信。
1.真實而有依據。
1.真實而有根據。
1.見"信旛"。
1.亦作"信幡"。
2.古代題表官號﹑用為符信的旗幟。
1.群眾來信來訪的簡稱。指人民群眾致函或走訪有關部門,反映情況,并要求解決某些問題。
1.裝書信的封套。
信仰敬奉信奉宗教|信奉真理。
1.信服。伏,通"服"。
1.即信鷗。
1.相信佩服。
1.用作憑證的符節。
1.經過訓練,專門用來傳遞書信函件的家鴿。又叫"傳書鴿"。
1.佛教禮懺時擊鼓以喚起虔敬信仰之心,故稱此鼓為信鼓。
1.官員禱神時表示虔誠的自稱。
1.引信。炮彈﹑炸彈﹑地雷等爆炸物上的一種引爆裝置。
1.相傳周制以玉作六瑞,表示爵位等次。信圭為六瑞之一,侯爵所執。信,通"身"。
1.書信。
①用動作、光、聲音、電波等傳遞的信息起義信號|電視信號。②指某種現象出現前的征兆漲潮的信號|發生地震的信號。
頻率穩定、諧波失真低,且頻率和電平均能連續可調的正弦波振蕩器。分音頻和射頻兩類信號發生器。輸出為正弦電壓,輸出阻抗低,可加接各類負載。有時也備有功率擋輸出。在研制和測量電子電路和設備時用作信號源。
1.軍隊﹑艦船﹑海港﹑工地等用來傳達信號﹑進行聯系的旗幟。
1.音信,消息。
1.傳送書信的鴻雁。
1.誠實敦厚。
1.匯兌方式之一。甲地銀行或郵電局受匯款人委托,將匯款委托書寄交乙地付款銀行或郵電局,通知該地的指定收款人,簽具收條,領取款項。
1.大家都認為可靠的貨物。
2.猶言信物。
1.信義及于豚和魚,形容信義昭著,無微不及。
1.信紙。
1.書信。
1.郵遞或帶交的函件。多指書信。
1.作為憑證的令箭。
1.以信義相交。
1.猶信足。
1.使者所持的符節印信。
2.忠貞的節操。
1.佛教謂對佛法心無疑慮﹑明見其理為信解。
1.誠信謹慎。
1.信奉崇敬;信任敬重。
1.舊時民間代人寄遞信件的一種機構。自郵局普遍設立后,逐漸停廢。
1.佛教禪宗傳法,授衣缽以為憑信,因稱衣缽為信具。
1.相信而當作依據。
2.真實可信的證據。
1.誠實的國君。
1.確考,清楚地證明。
1.隨口。謂出言不加思索。
1.見"信口開合"。
1.見"信口開合"。
也作信口開合”。隨口亂說一氣,不負責任說話要負責任,不能信口開河|你休只管信口開合,絮絮聒聒。
信任依賴他為人耿直,大家都信賴他。
1.佛家語。謂信仰之力。
1.信從明了。
1.見"信陵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