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大聲喘氣的樣子。
1.修理,修補。
1.從事理上得到寬解。
1.弄曲,演奏樂曲。
理虧他覺得自己有點~,沒再說下去。
1.義理情趣。
2.指思理情致。
1.治理百姓。
1.謂到任治事。
1.治軍。
1.脈理閉塞。
2.謂不行仁義之道。
1.治喪。
1.道理﹑顏色。猶言道義和面子。
2.肌膚的顏色。
1.猶行賞,給予獎賞。
1.志趣愛好。
1.養生;修身。
1.治生,料理生計。
1.為政之見識﹑見解。
2.猶理睬。
1.治理天下。
2.治世。太平盛世。
處理事務;過問事情他是個不當家不~的人。
1.事理的發展趨勢;情勢。
1.處理文書。
2.溫書。
1.猶治民。
1.道理,事理。
2.天理;天數。
3.猶體統。
1.治水。
1.道理順當﹑正確。
2.使之有條理﹑順序。
1.說理;申辯是非。
1.抽理蠶絲。
2.謂彈奏弦樂器。
1.思辨力;合理的思考。
1.審理訴訟。
1.猶背誦。
1.申訴;控告。
2.審理訴訟。
1.猶治理,署理。
2.猶核算,計算。
3.審理;清算。
1.順暢,順通。孫,"遜"的古字。
1.衙署;辦公處所。
2.泛指治事之所。
3.治刑獄之所。
4.猶言理之所在。
從道理上說應當這樣。
1.索回。
1.猶事理。
2.治政之體要。
3.論說體裁。
1.理論體系。
1.東漢末天師道徒頭領名稱。
1.至治之君。
1.理正枉屈。
1.處理政事文書。
2.猶紋理。
1.審理,訊問。
2.官名。元行省有理問所,置理問﹑副理問等官;明清時為布政使司直屬官員之一。掌勘核刑名。
1.處理政務。
1.猶治民。
道德上的完美典型。是一定社會的道德要求和道德理想的最高體現。不同的時代和社會有不同的理想人格。如中國古代儒家提倡的圣人”,明清之際黃宗羲、顏元等提倡的豪杰”。無產階級的理想人格是全面發展的、具有高尚道德品質的共產主義新人。
1.猶言修心養性。
1.方言。道理。
1.掌理刑法。
2.指掌理刑法之官。
1.猶治行,政績。
①指屬于判斷、推理等活動的(跟‘感性’相對)~認識。②從理智上控制行為的能力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