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韓非子.內儲說上》"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愍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后以"濫竽"比喻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有時也表示自謙。
2.比喻以劣充優。
1.家小財物。
1.謂妻子老小。
1.誅及子孫。
2.說或作奴隸,或加殺戮。
3.多用為殺戮之意。
1.兒童。
1.家屬。
1.見"駑暗"。
1.見"駑馬鉼刀"。
1.見"駑材"。
1.亦作"駑才"。
2.平庸低劣之材。
1.駑馬。
1.低劣軟弱。
1.劣馬所駕之車。
1.亦作"駑頓"。
2.平庸低下。
3.指低下的才能。
1.見"駑鈍"。
1.指駑弱之馬。
1.兇悍頑劣。
1.遲鈍。
1.劣馬所駕之車。
1.劣馬。
2.謂能力低劣。
3.喻庸劣的才力。
1.才能低劣的將領。
1.指駑馬。
1.即駑馬。
1.指低下懦弱之才。
1.喻才智低下﹑能力弱小的人。
1.指駑馬與良馬。亦指低劣和優良。
1.低劣的才能。
2.形容才能低劣。
1.駑劣的騾子。
1.劣馬。
1.比喻庸人目光短淺,顧惜眼前小利。棧豆,馬槽中的豆料。
1.用馬拉車,一天為一駕,十駕指十天路程。謂駑馬奮力拉車,亦可至遠。比喻能力低下的人只要奮勉從事,同樣能達到目的。
1.笨牛。
1.駑鈍懦弱。
1.見"駑馬鉼刀"。
1.駑下怯弱。
1.劣犬。
1.謂才能低下,力量薄弱。
1.謂低劣不成材。
1.語本《荀子.勸學》"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后以"駑守"謂才能低劣而能守職。
1.指劣馬。
2.喻低劣的才能。
3.喻才能低劣者。
4.平庸無能。
1.指劣馬。
1.駑下頑劣。
1.劣馬。喻指庸劣之材。
1.謂資質駑鈍,才能低下。
1.指低劣無用之材。
1.形容才智低劣。
2.指才能低劣者。
1.駑鈍愚昧。
1.駑鈍笨拙。
2.指駑鈍笨拙之人。
1.指駑馬。
1.古代西域國名。穆斯林地理文獻作nujakath﹐nujikath或nūjkath﹐意為"新城"。約在今蘇聯中亞塔什干地區的汗阿巴德。
1.伸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