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謹慎恭敬。
1.蛇名。
鼻子內部的空腔,分左右兩個,壁上有細毛。上部黏膜中有嗅覺細胞,能分辨氣味。
1.鼻孔;鼻腔。
1.同"鼻青眼腫"。
鼻子青了,臉也腫了。形容面部被碰傷或打傷的樣子。也比喻遭到嚴重打擊、挫折的狼狽相。
1.同"鼻青眼腫"。
1.同"鼻青眼腫"。
1.鼻塞不通。
1.鼻毛。
1.鼻腔由于粘膜腫脹或鼻中隔彎曲等而堵塞,影響呼吸通暢。
1.鼻亭山。
1.即鼻根。
1.鼻準;鼻尖。
1.猶鼻笑。
1.指拴在牛鼻上的繩子。
1.鼻牛。
1.鼻涕。
病人不能用嘴飲食時,用特制的管子通過鼻腔插入胃內,把流質食物或藥液從管子里灌進去。
鼻子發酸。比喻悲傷心酸。
1.鼻孔內的鼻前庭部分及鼻腔內通道。
1.見"鼻塌嘴歪"。
1.形容臉部傷勢嚴重。
1.鼻涕。
鼻腔黏膜所分泌的液體。
1.蛞蝓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蟲四.蛞蝓》。
2.比喻駑弱﹑做事不干脆利索的人。
1.山楂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果二.山楂》。
1.猶噴嚔。
1.鼻涕。
1.古地名。在今湖南道縣北,接永州市界。相傳舜封弟象于此。
2.指舜弟象。亦借指動物之象。
1.古山名。在今湖南道縣。
1.舜封象于鼻亭,后人立象祠稱鼻亭神。唐元和中道州刺史薛伯高毀之。
2.指舜弟象。
〈方〉鼻子。
1.形容意氣風發;情緒激昂。
1.見"鼻洼子"。
鼻翼旁邊凹下去的部分。也叫鼻洼。
1.猶鼻洼。
從鼻腔出入的氣息,特指熟睡時的鼾聲~如雷。
1.鼻內良性腫物。常與鼻腔﹑鼻竇慢性炎癥伴發﹐呈灰白色或淡紅色,半透明,表面光滑,單個或多發性,可逐漸堵塞鼻腔。生長過多時使鼻外形膨大。
1.形容熟睡時鼾聲特別大。
1.謂犀角長于鼻者。
1.鼻痔,鼻息肉。
1.即鼻笛。
1.譏嘲或鄙視的表情。
1.鼻孔內的卷肉。
1.用鼻子聞其氣味而加以選擇。
(~兒)由鼻孔吸入的粉末狀的煙~壺(裝鼻煙的小瓶)。
1.亦作"鼻煙壺"。
2.裝鼻煙的小瓶。
1.即鼻煙壺。
鼻腔黏膜的炎癥。急性鼻炎常為上呼吸道感染在鼻部的表現,由病毒引起,可繼發細菌感染。慢性鼻炎發病原因有(1)急性鼻炎反覆發作或治療不徹底;(2)外界物理因素,如吸入粉塵、皮毛、煙草等;(3)長期接觸化學物質和刺激性氣體;(4)全身慢性疾病。主要臨床表現為鼻塞和流涕。
1.鼻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