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咬食,咬嚙。
1.即幾案。
1.亦稱"幾格"。
2.櫥架。
1.見"幾閣"。
1.期求功績。幾,通"冀"。
1.呵察,查問。幾,通"譏"。
①〈書〉多少價值~?ㄧ曾~時。②幾何學的簡稱。
①將近于;接近于今天到會的~有五千人。②差點兒 ②不是你提醒我,我~忘了ㄧ兩條腿一軟,~摔倒。也說幾幾乎。
1.機會。
1.達到。
2.差點趕上;幾乎達到。
1.安重貌。《詩·豳風·狼跋》"公孫碩膚,赤舄幾幾。"朱熹集傳"安重貌。"一說,鞋頭尖而上翹。
2.偕同貌。
1.猶幾乎。
1.謂見之不久。
2.何曾見,少見。
1.微諫,婉言勸諫。
1.近乎;將近。
1.查禁。幾,通"譏"。
經過多次~波折 ㄧ~交涉。
1.謂明察隱微而決斷。
1.近利;求利。
1.重要而須保密的軍國之事。
1.傳說中的古帝王名。
1.機謀權術。
1.案上的肉,比喻任人宰割。
1.明末的文社組織。名為"幾社"者,蓋取知幾其神之義。主要成員有陳子龍﹑夏允彝﹑徐孚遠﹑何剛等人。其文學主張頗受前后七子影響,作品則對政治的混濁﹑民生的疾苦有所揭露。明亡后,陳子龍等數人曾致力抗清。
1.精微。
1.精微神妙。
什么時候你們~走?ㄧ你~有空兒過來坐吧。
1.機密的事。
1.猶幾許。多少,若干。
1.幾與門,指住處。
1.靠幾與臥榻,常用以泛指日用器具。
1.案上。
1.指《周易》。
1.稱農歷月之十四日。幾,近;望,農歷每月的十五日。
1.猶隱微。指預兆。
1.猶預兆;隱微。
2.些微,一點點。
1.機要的事務。多指軍國大事。
1.機警穎悟。
1.相差甚微;極少。
1.幾和席,為古人憑依﹑坐臥的器具。
1.《詩.豳風.狼跋》"公孫碩膚,赤舄幾幾。"周代大官之鞋色紅,頭尖而向上翹◇以"幾舄"為大官之鞋的代稱。
1.猶機先;先兆。
1.隱微的跡象。
1.非分企求。幾,通"冀"。
1.見"幾硯"。
1.亦作"幾梴"。
2.猶幾席。《周禮·春官》有司幾筵,專掌五幾五席的名稱種類,辨其用處與陳設的位置。幾席乃祭祀的席位,后亦因以稱靈座。
1.亦作"幾研"。
2.幾案和硯臺。
1.猶言怎樣的。
1.猶機宜,事理。
1.精深隱微之言。
1.近于;幾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