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即申徒。
1.植物名。新鮮鱗莖可食﹐干燥鱗莖(薤白)可入藥。
1.表明心愿。
2.純潔的胸懷。
1.表白自己的行為。
2.清白的行為。
唐代文學家。字知退,下b02c(今陜西渭南)人。白居易之弟。元和年間進士。歷任左拾遺、主客員外郎、膳部郎中。以寫作傳奇著稱,有《李娃傳》等名篇。
1.毛皮白色的熊。今指北極熊。
1.見"白須"。
1.北齊崔伯謙的美稱。
1.白色的絲麻。
1.指棉花。
2.泛指白色花絮。
3.比喻像白絮似的東西。
1.安徽宣城產的書畫用紙。
1.亦作"斗怒"。亦作"鬪怒"。
2.爭吵;爭斗。
3.猶激怒。
爭斗毆打相互~。
玩紙牌、骨牌等比輸贏。
1.亦作"斗盆"。
2.指用之于斗蟋蟀的盆。
1.亦作"斗朋"。
2.即角抵。
①披在肩上的沒有袖子的外衣。②〈方〉斗笠。
1.亦作"斗辟"。
2.形容地勢險絕偏遠。斗,通"陡"。
1.亦作"斗諞"。
2.巧言逗引。
1.亦作"斗品"。
2.茶葉之精品。
1.亦作"?瓶"。
2.酒器。
1.亦作"斗奇"。亦作"鬪奇"。
2.以奇妙取勝。
1.騎兵。
1.亦作"斗棋"。
2.見"斗棋"。
1.亦作"斗旗"。
2.斗棋。
為意氣相爭有話好好說,用不著~。
1.亦作"斗強"。
2.猶爭強。
1.亦作"斗搶"。
2.打斗搶奪。
1.亦作"斗巧"。
2.以智巧爭勝。
3.引申為投機取巧。
4.湊巧。
5.古代七夕宮廷游戲。
1.元代宮廷七夕時所設宴名。
1.突兀。斗,通"陡"。
1.亦作"斗蛩"。
2.斗蟋蟀。
由支渠引水到毛渠或灌區的渠道。
1.亦作"斗取"。
2.對著。
斗通逗”。逗趣,言行有趣,引人發笑這孩子真會斗趣。
1.亦作"斗雀"。
2.雀性好斗,故名。
1.陡峭貌。斗,通"陡"。
2.突然。
1.亦作"斗人"。
2.猶武夫。
1.猶星光。
1.亦作"斗色爭妍"。
2.形容花盛開﹐競相逞美。
1.亦作"斗殺"。
2.格斗致死。
3.爭斗;廝殺。
1.北斗和泰山。比喻德高望重或成就卓越為人們所敬仰的人。
2.比喻人們對德高望重或成就卓越者的敬仰。
〈書〉斗和筲都是容量不大的容器,比喻氣量狹小或才識短淺~之器ㄧ~之輩。
1.喻才能低下或地位微賤的人。
1.典出《左傳.莊公十四年》"初,內蛇與外蛇斗于鄭南門中,內蛇死。六年而厲公入。"后遂以"斗蛇"喻國家內亂。
1.謙稱自己的房舍。斗,喻其狹小。
1.斗與升。喻少量﹑微薄。
2.借指少量的糧食。
3.指微薄的俸祿。
1.謂量小。多指酒量﹑食量等。
1.亦作"斗勝"。
2.戰斗;斗打爭勝。
3.猶言比賽爭勝。
1.方言。斗牌。
1.亦作"斗蝕"。亦作"斗食"。
2.一種天文現象。謂星體相互遮掩。
3.互相搏斗以期吃掉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