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貨物。
1.據《后漢書.逸民傳.向長》載向長(嵇康《高士傳》作"尚長")隱居不仕,"男女娶嫁既畢,勑斷家事勿相關",于是與同好"俱游五岳名山,竟不知所終"◇遂以"畢娶"為辦完子女婚事,避世優游的典故。
1.直到泉壤,謂終身。
1.終身;一生。
1.指農事完畢之時。即冬閑之時。
1.猶畢生。
1.完畢其事;了事。
1.指完成。
1.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古人以為主兵主雨,故亦借指雨師。
1.全年,一年。
2.度過晩年。
1.猶永世,永恒。
1.指畢卓盜飲之事◇借指嗜酒,醉酒。
1.全部顯露;畢真。
完全相像神態~。
1.謂完全得當。
1.即畢宿。
1.以網捕捉。
在學校或訓練班學習期滿,達到規定的要求,結束學習大學~ㄧ他的學習成績太差,畢不了業。
檢驗畢業生是否合格的統一考試。考試命題限于學科的基礎知識部分。屬水平考試,不分等第。各門學科成績合格,即可取得畢業資格。
1.在學校或訓練班學習期滿,達到規定的要求,準予結業的學生或學員。
1.畢為捕獸所用之網,弋為射鳥所用的系繩之箭。泛指打獵活動。
1.謂長輩為晩輩完婚。
2.泛指男女結婚。
1.《書.洪范》"庶民惟星,星有好風,星有好雨。"孔傳"箕星好風,畢星好雨,亦民所好。"原謂民性如星,星好風雨,喻庶民喜好人主的恩澤◇以"畢雨箕風"為頌揚統治者普施仁政之詞。
1.謂心愿得到滿足。
2.謂滿足心愿。
1.晉吏部郎畢卓,常飲酒廢職。鄰舍釀熟,卓夜至其甕間盜飲,為人所縛,明旦視之,乃畢吏部。旋解縛,遂與主人飲甕側,致醉而去。事見《晉書.畢卓傳》◇常以指嗜酒成癖的人。
1.亦作"畢聚"。
2.月名。指農歷得甲的正月。
1.完全滿足。
1.閉塞,昏昧。
1.猶言堅壁清野。
1.亦作"?藏"。
2.閉塞掩藏。
3.收藏,保管。
4.藏伏,隱匿。
1.古代編席的工具。
1.禁止糴米。語本《左傳.僖公十五年》"晉饑﹐秦輸之粟;秦饑﹐晉閉之糴。"
1.猶封凍。
1.處境窘迫。
1.停止房事。
1.幽禁廢黜(君主)。
1.阻隔,不相交。
1.猶隱藏。
1.謂因君臣乖背,上下隔塞而引起變革。
1.關閉,使隔絕。
1.埋葬尸體。
1.猶禁止。
1.禁閉。
2.指風氣不開通。
①閉塞關口,比喻不跟外界往來~政策。②佛教用語,指僧人獨居一處,靜修佛法,不與任何人交往,滿一定期限才外出。
1.封閉關口,不與外界通商。
1.見"閉門卻掃"。
閉塞關口,封鎖國境,不跟外國往來。
鴉片戰爭前清政府限制和禁止對外交通、貿易的政策。限定廣州一口通商,外商來華貿易須通過清政府特許的公行商人,活動限于指定范圍,進口貨征收高稅額,出口貨限制品種和數量。它是落后的封建自然經濟的產物,對近代中國社會的發展起了嚴重的阻礙作用。
閉塞關口,不跟別國往來。也比喻不跟外界交往。
1.見"閉關自守"。
①首尾相連的;封閉的~電路ㄧ~曲線ㄧ電冰箱各部分之間用管道相連,形成一個~循環系統。②使首尾相連;封閉;合上電門一~,電流就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