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干脆利落。
1.猶村落。
1.猶堡壘。
村落依依墟里煙。
1.猶墟墓。
2.村落。
1.廢墟榛莽;荒野。
1.丘墓;墓地。
1.猶墟日。
1.猶墟里。
1.中國南方如湘﹑贛﹑閩﹑粵等地區鄉村趕集的日子。
1.鄉村市集。
1.指鄉間房舍。
1.即墟日。
1.丘陵之地。
1.荒廢的街巷。
1.猶言煙塵。比喻虛無的事物。
1.猶荒野。
1.村落園囿。
1.故城;遺址。
1.猶墟莽。
2.猶荒廢。
1.集鎮。
1.傳說屈原之姐女嬃的搗衣石。亦指女嬃的搗衣聲。
1.嘆息哭泣。
1.吐沫以相沾濕。喻人同處困境而互相救助。
1.悲歌。
1.悲泣;抽噎;嘆息。
1.嘆息。
1.熟鐵﹐鍛鐵。
新聞學家、新聞教育家。江西九江人。畢業于北京大學,后赴美攻讀新聞專業。1916年回國,曾任《晨報》編輯、北京大學教授。1918年參與成立北京大學新聞學研究會,任副會長。所著《新聞學》,是中國最早的新聞學著作。
1.緩慢步行。
清初琴家。字二勛,號五山老人,江蘇揚州人。初學琴于虞山派,崇尚淳古淡泊”的琴風,后被視為廣陵派創始人。著有《澄鑒堂琴譜》,內有指法二卷,琴譜三十七曲。
1.漢徐干和陳琳的并稱。
作家、翻譯家。浙江吳興(今湖州)人。曾任《人民中國》編輯、《詩刊》副主編、中國作協武漢分會主席。著有詩集《最強音》、報告文學集《哥德巴赫猜想》、散文集《法國,一個春天的旅行》等。譯有《托爾斯泰傳》等。
明初大將。字天德,濠州(治今安徽鳳陽)人。農家出身。元末參加朱元璋軍,有勇謀,與常遇春齊名。被朱元璋任為大將軍,攻滅張士誠,又北伐滅元,并分兵平定北方各地◇又連年出擊元將擴廓帖木兒(即王保保)。任右丞相,封魏國公。死后追封中山王。
1.唐徐有功和杜景佺的并稱。二人皆以治獄公正名世。
1.指古徐國。
2.指徐州。
1.南朝梁元帝妃,姓徐,名昭佩。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將至,必為半面妝以俟,帝見則大怒而出。事見《南史.后妃傳下.梁元帝徐妃》。
1.傳說中周時的隱士。
1.戰國趙人,以藏鋒利匕首聞名。荊軻刺秦王所用匕首即得自徐夫人。事見《戰國策.燕策三》。《史記.刺客列傳》亦載此事。司馬貞索隱"徐,姓;夫人,名。謂男子也。"
1.秦方士,齊人。
1.即徐市。
1.指秦代方士徐福到東海去尋找的三神山。或謂即指今日本。在日本紀伊新宮山,尚有徐福墓的遺跡。
1.方言。猶言注意,留神。
1.古地名。故址在今山東省淄川鎮西。或云在淄博市西南。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北黃陂夏店(今屬大悟)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參加黃麻起義。歷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二十八軍軍長、第十五軍團軍團長、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四旅旅長、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副指揮兼第四支隊司令員。參與創建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組織指揮了勞山戰役,并曾率部參加平型關戰斗。建國后,任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和國防委員會委員。是中共第八、九屆中央委員。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
1.指發聲舒緩的弱音。
1.延緩。
2.緩慢。
三國魏大將。字公明,河東楊縣(今山西洪洞東南)人。公元196年官渡之戰中,曹操與袁紹兩軍對峙數月,他率軍截燒袁軍糧車,使袁軍陷入被動。211年,渭南之戰中,他率部奇襲渭北,使曹操打敗馬超,奪取關中。219年,奉命救援被困襄陽、樊城的曹軍,大破蜀漢關羽軍。
1.緩慢地回旋運轉。
1.或慢或快。
1.唐徐晦嗜酒,日沉湎而不傷。沈傅師善餐,可兼四五人饌恒無患。楊嗣復嘗戲曰"徐家肺,沈家脾,大是安穩。"事見唐朱揆《諧噱錄.嗜酒食》◇常用為豪飲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