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漢儒謂夏尚忠,殷尚敬,周尚文,稱為"三教"。
2.指儒家的施教內容,包括六德﹑六行﹑六藝﹑合稱"三德"。
3.佛教傳入我國后,稱儒﹑道﹑釋為"三教"。
1.改革;變革。
1.強辯;狡辯。
1.反常。謂改變﹑掩飾常態。
1.詐稱。
1.見"矯飾"。
1.假托詔令。
1.托辭。
2.詭言,說假話。
3.指虛假之言。
1.詭詐虛妄。
1.謂假托君命以奪取。
2.強行奪取。
1.矯正錯訛。
1.作假夸功。
1.改變法制。
1.拂逆,違背。
2.糾正。
1.矯正恢復。
1.矯正改變。
1.匡正國事,改革敝俗。
1.展翅。
1.展翅。
2.比喻施展才能。
1.撓亂;惑亂。
1.詭詐迷惑。
1.高卓的行跡。
2.猶高蹈。指隱逸。
1.猶詭激。奇異偏激,違逆常情。
2.指詩文風格特異而激切。
3.激勵。
1.作假;行詐。
1.抑制奸邪。
強壯有力身手~ㄧ~的步伐。
1.勇武貌。
2.剛強貌。
3.卓然不群貌。
4.高峙貌。
5.飛動貌。 6.昂揚得意貌。
1.卓異出眾。
1.違背節令。
2.矯情。
3.高尚的節操。
4.假托君命。節,符節。
1.亦作"矯絜"。
2.高潔。
3.故為廉潔。
1.孤高狷介。
1.雄健有力。
1.詐稱;謊說。
2.謂展翅高飛。
1.詭詐。
1.飛騰跳躍。
1.見"矯抗"。
1.亦作"矯亢"。
2.與眾違異,以示高尚。
1.虛夸。
1.糾正。
也作矯勵”。勉強克制自己的情感欲望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
1.同"矯厲"。
1.假裝廉潔。
1.假托命令。
1.強壯勇猛。
〈書〉假托上級命令。
1.猶按摩。
1.詐稱上命強奪他人財物。
2.泛指敲詐掠奪。
1.勉強;矯情。
〈方〉指強詞奪理,無理取鬧這個人太~ㄧ犯~。另見jiǎoqíng。
1.故違常情,以求美譽。
1.故意抑制情感,表示鎮定,使人不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