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極言用兵時離間對方的重要。
1.脫離少年時期。
1.謂出乎人的意料之外。
1.見"出于意表"。
1.謂動必乘車。
1.猶出言。
1.見"出口成章"。
1.脫離監獄。
1.洗浴完畢。
1.出外娶妻;到外地入贅。
2.出外治理。
3.帝王車駕臨幸。
1.指出于豫卦。
2.謂天子秋日巡游。
1.住院的病人離開醫院。
1.出了本月,即下月。
1.俗謂婦女產后一月馀而身體復原。參見"坐月子"。
1.謂自己一旦青云直上,便不惜將舊時朋友踩入泥中。喻人情澆薄,世態炎涼。
1.作韻文押韻時越出規定的韻部。
1.由京官外出任縣官。
1.猶言借債給人。責,通"債"。
1.出外作戰或出陣作戰。
1.謂打牌時出牌。
1.賣物的契約。
2.把支用的財物登入帳冊。
1.動物結束冬眠,出來活動。
1.越出常規。
1.醫生到醫院﹑診所以外去治病。
1.發疹。
1.上陣出戰。
1.出任地方長官。
1.八卦中的"震"卦位應東方。出震,即出于東方。《易.說卦》"帝出乎震。"謂帝出萬物于震◇以"出震"指帝王登基。
1.謂帝王登基即位。
1.謂帝王登基即位。
1.傳說伏羲之母履大人跡于雷澤,感孕而生伏羲于成紀。伏羲以木德王,主春令,故《易.說卦》有"帝出乎震"之語,后因稱伏羲為"出震之君"。
1.出外作戰。
1.出任知州﹑知事。
1.猶任職。
1.治理國家。
1.出為人質。
2.射出的箭未中箭靶。
3.把東西典當出去。
1.猶出蟄。
1.謂使民間的賢能之人出來做官,發揮作用。
超過眾人模樣出眾|能力出眾。
1.《孟子.公孫丑下》"'千里而見王,不遇故去,三宿而后出晝,是何濡滯也?'……﹝孟子曰﹞'不遇故去,豈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予三宿而出晝,于予心猶以為速,王庶幾改之!王如改諸,則必反予。夫出晝,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歸志。'"后以"出晝"指離開求官的地。
1.猶出征。
1.出注,賭博時所下的財物。
2.著作者。
1.賭博時下的賭注。
1.男子到女家就婚,成為女家的一員。
1.見"出資"。
1.亦作"出貲"。
2.拿出錢財;捐款。
1.謂有孕之妾被休棄后所生之子。
1.出于。
1.出于意料之外。
1.出奔;被環境逼迫不聲張地離開家庭或當地。
1.謂向皇帝上奏章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