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出為人質。
2.射出的箭未中箭靶。
3.把東西典當出去。
1.明亮。
1.螢火之光。
2.某些物質受光或其他射線照射時所發出的可見光。
1.一種涂有能產生熒光物質的屏幕。示波器和電視機等都有此裝置,用來顯示波形或圖像。
一種無色熒光染料。能將吸收的紫外光轉而發射為藍色熒光。利用補色原理,黃、藍兩色互補而使泛黃物質變得潔白悅目。用于紡織、造紙、塑料、合成洗滌劑等工業。
1.閃爍的亮光。
1.輝煌。
1.指目之神氣。
2.神魂;靈魂。
1.螢火蟲。
2.指螢火蟲之光。
1.微光。比喻淺見。
1.微光。
1.迷亂。熒,通"?"。
1.光微弱貌。
2.晶亮貌。
3.猶煢然。孤獨貌。
1.淆亂聽聞。熒,通"?"。
1.迷惑侮狎。熒,通"?"。
1.眩惑。熒,通"?"。
1.微光。
1.小火。
2.光閃爍貌。
3.光艷貌。
1.傳說中的仙草。夜能發光。
1.微弱的燭光。
2.猶明燭。
1.晶瑩潔白。
1.見"瑩澈"。
1.亦作"瑩徹"。
2.瑩潔透明。
3.凈化,使明潔。
1.磨拭,使光潔。比喻闡明事理,去惑顯真。
1.徹骨。形容寒氣侵人。
2.猶玉骨。
1.光輝。
1.晶瑩潤滑。
1.明亮。
1.裝飾牛的角。
2.借指牛。
1.晶瑩潔白。
2.指節操高潔。
1.明凈。
2.明白,清楚。
1.晶瑩潔白。
2.謂皮膚瑩潤﹑神態嫻靜。
1.玉鏡。
1.蕭瑟貌。
1.謂磨治使光潔。
1.使眼睛明亮。
1.潔白細嫩。
1.指明月。
1.明潔似玉的美石。
2.喻秀美的詩文。
1.光潔貌。
2.形容通達,透徹。
3.猶熒然。光亮微弱貌。
1.晶瑩潤澤。
1.明聽,明白事理。
1.明亮,亮晶晶。
1.光潔透明的玉。
明潔而有光澤花色瑩澤|瑩澤的羽毛。
1.見"螢窗雪案"。
1.晉人車胤以囊盛螢﹐用螢火照書夜讀◇因以"螢窗"形容勤學苦讀。亦借指讀書之所。
1.《晉書.車胤傳》"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初學記》卷二引《宋齊語》"孫康家貧﹐常映雪讀書。"后遂以"螢窗雪案"為勤學苦讀之典。
1.同"螢窗雪案"。
1.指螢火蟲。
1.螢火蟲發出的光。
2.借指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