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文字不相同,有歧異。
1.富于智謀。
1.動物的趾甲。
1.傳說中的野獸。
1.相傳為雌鳳鳴聲。
2.確實,實在。
3.十足。
1.急促;緊迫。
1.士兵。
1.古代軍隊百人為卒,其長官稱卒長。
2.太平天國軍隊中的一級長官。
3.清政府海軍軍官的名稱。
1.士兵與戰車◇多泛指軍隊。
1.盡讀;讀完。
1.突然。
1.忽然;突然。
1.輔佐,謂副職。卒,通"倅"。
1.急風暴雨。
1.漢徭役名稱。謂踐更﹑居更﹑過更三種徭役?!妒酚洠畢峭蹂袀鳌?卒踐更"司馬貞索隱引《漢律》"卒更有三﹐踐更﹑居更﹑過更也。"一說卒更為更三品之一?!妒酚洠蝹b列傳》"每至踐更"裴髎集解引三國魏如淳曰"更有三品﹐有卒更﹐有踐更﹐有過更。古有正卒無常人﹐皆當迭為之﹐一月一更﹐是為卒更也。"
1.匆促,急迫。
1.倉促急遽。
1.最后一杯。
2.干杯。
1.古代喪禮,百日祭后,止無時之哭,變為朝夕一哭,名為卒哭。
1.指服兵役﹑勞役的人。
1.行伍。
1.形容非常鋒利的樣子。
1.短促貌。
1.形容急驟猛烈的樣子。
1.終年。
2.歿年,死亡之年⊥"生年"相對。
1.奴婢。
1.倉促緊迫。
1.終于,最后。
1.終喪。謂滿服。
1.盡時。謂度過三個月。
2.度過時日。
1.官名『代官署中屬吏之一。
1.差役。
1.戰士。
1.度過年終。
2.度過歲月。
3.終年,整年。
1.徒眾;兵眾。
2.服勞役的人;差役。
1.古代軍隊編制,五人為伍,百人為卒。
2.泛指軍隊,行伍。
3.指士兵。
1.完成未竟的事業或工作。
2.完成學業;畢業。
3.謂全部誦讀完畢。
4.已成之事。
1.即畢業生。
1.倉促,突然。
1.詩﹑詞﹑文章結尾的段落。
1.即中風。中醫病名。
1.兵士。
2.象棋棋子之一。
1.匆促急迫的樣子。
1.倒塌。《詩.小雅.十月之交》"百川沸騰,山冢崒崩。"鄭玄箋"崒者,崔嵬……山頂崔嵬者崩。"馬瑞辰通釋"崒崩二字當連讀,與上'沸騰'相對成文,即碎崩之叚借?!稄V雅》碎﹑崩并訓為壞,是也。"一說"崒"通"猝"。言山冢猝然崩壞。參閱清王引之《經義述聞.毛詩中》。引申指突然潰散;潰敗。
1.即浮屠。梵語佛塔的音譯。
1.高峻貌。
1.亦作"崒嵂嵂"。
2.形容高峻陡峭。
3.象聲詞。
1.高峻貌。
2.指高山。
1.見"崒律律"。
1.亦作"崪然"。
2.突兀,高聳貌。
1.亦作"崪峷"。
2.高峻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