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勞累時大聲喘氣的樣子。
2.生氣時呼吸急促的樣子。
1.猶言火耕水耨。
1.舊時稱干雜活的人。
1.僧寺的雜工。
1.火的功能。
1.用火攻擊敵軍的戰術。
2.中醫用熱性藥或灼艾治病的方法。
1.指心臟。
1.救火用的一種鉤搭工具。
2.古代兵器名。
1.黍的別名。
1.火炬和戰鼓。
1.用荊棘作成的籬笆。
2.猶棘圍。指科舉時代的試院。
1.古代群臣外朝時,立九棘區別九卿等級職位。"棘列"謂按等級職位排列。
1.棘木之林。
2.古代斷獄的處所。
3.古代指九卿之位。
4.古代傳說中的東方荒遠之地。
1.荊棘藤蔓。
1.荊棘藤蔓。
1.古代帝王外出,在止宿處插戟為門,稱"棘門"。棘,通"戟"。《周禮.天官.掌舍》"為壇壝宮棘門。"鄭玄注引鄭司農曰"棘門,以戟為門。"又古代宮門插戟,故亦為宮門的別稱。
2.古地名。故址在今陜西省咸陽市東北。
3.指棘門軍。
1.《漢書.周亞夫傳》載漢文帝時,匈奴入侵。以劉禮屯兵霸上,徐厲屯兵棘門,周亞夫屯兵細柳,以備胡。文帝親自勞軍,到霸上﹑棘門軍,皆直馳而入;到細柳軍,周亞夫軍容整飭,以軍禮相見。文帝感慨地稱贊周亞夫"此真將軍矣!鄉者霸上﹑棘門如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后因以"棘門軍"稱紀律松弛的軍隊。
1.謂公卿聽訟斷獄。
1.古代聽訟的地方。
1.用棘刺圍繞起來的臨時演出場地。
無脊椎動物的一門,外皮一般具有石灰質的刺狀突起,身體球形、星形或圓棒形,生活在海底,運動緩慢或不運動,如海星、海膽、海參、海百合等。
1.謂墻上置棘。亦指置有荊棘的墻。
1.古代九卿的統稱。唐以后專稱大理寺卿。
1.《詩.檜風.素冠》"庶見素冠兮,棘人欒欒兮,勞心慱慱兮。"鄭玄箋"急于哀戚之人。"后人居父母喪時,自稱"棘人"。
1.猶艱澀。
1.酸棗。
1.用棘枝做的箭。
1.指太常寺。
2.大理寺的別稱。
1.泛指九卿官署。
2.大理寺的別稱。古代聽訟于棘木之下,大理寺為掌刑獄的官署,故稱。
1.荊棘之田,荒田。
1.公卿的官署。
1.古代獄外種棘,因以"棘土"指牢獄。
1.指科舉時代的考場。唐﹑五代試士,以棘圍試院以防弊端,故稱。
2.用荊棘圈成的場地。
1.戒備森嚴的科舉考場。
1.春秋楚棘邑之門。
2.棘圍。
1.棘木之下。古代聽訟的地方。
2.周樂之一。
3.戰國時齊國學者會聚之地。參見"棘下生"。
1.戰國時,會聚在棘下的齊國學者的通稱。
1.棘木之心。《詩.邶風.凱風》"凱風自南,吹彼棘心。"朱熹集傳"棘,小木,叢生,多刺,難長,而心又其稚弱,而未成者也……以凱風比母,棘心比子之幼時。"后以喻人子的稚弱或思親之心。
1.可以為薪的棘木。
1.蔓延交結的荊棘。亦謂荊棘蔓延交結覆蓋。
1.即遠志。藥草名。
1.以棘刺護墻。
也稱棘闈”、棘圍”。科舉時代的考場,因用荊棘圍起,以防止作弊,故稱。
1.酸棗;酸棗樹。
1.荊棘的芒刺。
2.喻指刺骨的寒氣。
1.亦作"棘針科"。
2.荊棘叢。
1.舊時發油的一種。
1.荊棘。
1.古代掌獄訟之官。
1.棘木與枳木。二者皆有刺。
1.棘木做的車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