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當面斥責。
1.尋找。
2.找岔子。
1.補足欠項。
1.水池,池塘。
2.比喻困苦的境遇。
1.有機物質在與空氣隔絕的條件下,經過微生物發酵而產生的一種以甲烷為主的可燃氣體。因最初發現于沼澤中,故名。
1.猶言滅吳。語本《左傳.哀公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訓,二十年之外,吳其為沼乎!"杜預注"謂吳宮室廢壞,當為污池。"
即沼澤地”。
長期受積水浸泡,水草茂密的泥濘地區。土壤剖面上部為腐泥沼澤土或泥炭沼澤土,下部為潛育層。有機質含量高,持水性強,透水性弱,干燥時體積收縮。經排水疏干,土壤通氣良好,有機物得以分解,可增加肥分。
存在泥炭化的土地長期過濕,在濕生作物作用或厭氧條件下進行的有機質的生物積累和礦質元素還原的過程。沼澤化土壤有機質多,植物養料的灰分元素缺乏,水分長期飽和,通氣不良。排水可防止沼澤化的發生發展。
在地表積水、地下水浸潤和沼澤植被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土壤。上部有較厚泥炭層或有機質層,下部有藍灰色或灰色的潛育層。質地黏重。中國主要分布于東北平原和川西北高原的松潘草地。
1.池塘。亦借指積水坑。
1.召來按問。
1.征拜;任命。
1.取保;找保人。
1.征召未仕的士人為官。
1.木名。即甘棠。
1.見"召棠"。
1.招人租種土地。
1.見"召父杜母"。
1.君主召見臣下令其回答有關政事﹑經義等方面的問題。
1.猶征調。
1.猶調令。古代上級征調下級的憑證。符,符節﹑符信。
1.指西漢召信臣和東漢杜詩。他們都曾為南陽太守,且皆有善政,使人民得以休養生息,安居樂業,故南陽人為之語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見《漢書.循吏傳.召信臣》﹑《后漢書.杜詩傳》◇因以"召父杜母"。為頌揚地方官政績的套語。
1.見"召棠"。
1.征召貢舉。
1.唐代官府為強迫百姓納稅服役而巧立之名目。
1.號召。
1.呼喚;通知;交代。
1.呼喚。
1.調回來。
2.叫回來(多用于抽象方面)。
1.謂召請箕仙問吉兇的一種迷信活動。
1.招集;聚合。
①君王或上司叫臣民或下屬來見面皇上召見|聽說市長要召見你。②外交部通知外國駐本國使節前來洽談事宜。
1.舉行(會議)。
1.猶召租。
1.亦作"召猛"。
2.傣族土司。傣語的音譯,意為"一勐之主"。勐,意為地方。云南西雙版納傣族地區舊時的行政區劃單位。
1.見"召勐"。
1.蒙古族喇嘛教的寺廟。
1.君主召見之命。
1.招募;募集。
1.舊時工商業主因虧損或其他原因,把自己商店﹑企業的貨物﹑設備﹑用具﹑房屋﹑地基等全部財產,作價招人承購,盤店出讓。
1.召平,秦之東陵侯。秦亡不仕,隱居長安城東,種瓜為業。見《史記.蕭相國世家》◇以"召平瓜"為安貧隱居之典。
1.征集調遣。
1.導致;引來。
1.攬權。
1.皇帝召來面試。為封建時代鹽官吏的一種特殊方式。
又名《召樹屯與楠木諾娜》、《孔雀公主》。傣族民間敘事長詩。古代勐板加王子召樹屯在神龍指點下,偷走從遠方孔雀國飛來的孔雀公主楠木諾娜的孔雀衣,兩人結為夫妻。不久,召樹屯奉命出征,楠木諾娜被逼飛回孔雀國。召樹屯勝利歸來,不見楠木諾娜,內心悲傷,經歷千難萬險,找到孔雀國,夫妻重新團圓。
1.《詩.召南.甘棠序》"《甘棠》,美召伯也。召伯之教,明于南國。"孔穎達疏﹑朱熹集傳并謂召伯巡行南土,布文王之政,曾舍于甘棠之下,因愛結于民心,故人愛其樹,而不忍傷◇世因以"召棠"為頌揚官吏政績的典實。
1.特指皇帝召見。
2.指皇帝召喚妃嬪宮女侍寢。
1.招引;引導;吸引。
1.命人來,予以曉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