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馬蘭"。亦作"馬闌"。
2.馬廄。
1.藏族人民使用的一種腰刀。
1.即棜。古代承放酒尊的禮器。為長方形的木盤﹐下有兩杠﹐無足。
歐洲最大的半島。在歐洲西北部。面積約75萬平方千米。岸曲折,多島嶼和峽灣。西部為山地,東部、南部較低平。溫帶氣候。森林資源豐富∮流短急,富水力。金屬礦藏豐富,尤以鐵礦馳名。西部沿海是世界大漁場之一。
歐洲北部山脈,縱貫斯堪的納維亞半島。長約1700千米,寬約200~600千米。一般海拔1000米左右。西坡陡峻,直逼海岸,東坡平緩。森林茂密,鐵礦豐富。
信奉東正教的斯拉夫民族文字的字母,有基立爾字母和格拉戈爾字母兩種樣式,前者有四十三個,后者有四十個。
1.謂不自檢束﹐胡作非為。語本《論語.衛靈公》"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何晏集解"濫,溢也。君子固亦有窮時,但不如小人窮則濫溢為非。"
1.象聲詞。
南亞島國。舊名錫蘭”。在印度洋上。面積656萬平方千米。人口1789萬(1993年)。首都科倫坡。平原為主。大部屬熱帶季風氣候。種植園經濟發達,茶葉、橡膠和椰子為三大出口作物。世界主要茶葉出口國之一。
1.猶撕擄。料理;打點。指勒索財物。
中歐內陸國。面積49萬平方千米。人口53584萬(1995年)。首都布拉迪斯拉發。大部分為山地。多瑙河流經南部邊境。溫帶大陸性氣候。工業中重工業比重大。農業在經濟中占較重要地位。
斯洛伐克人數最多的民族。另有少數分布在美國和歐洲等地。約528萬人(1985年)。講斯洛伐克語。信天主教。主要從事工業和農業。
東南歐國家。在巴爾干半島上,臨亞得里亞海。面積203萬平方千米。人口199萬(1994年)。首都盧布爾雅那。地形以山地為主。大部分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工業較發達,林、畜業重要。
斯洛文尼亞的主體民族。少數分布在意大利、奧地利等國。約216萬人(1985年)。講斯洛文尼亞語。多信天主教,部分信東正教。主要從事農業和工業。
1.蟲。
1.指老百姓。
1.猶言大模大樣。
電影演員。蒙古族。內蒙古昭烏達盟寧城人。女。1980年起任八一電影制片廠演員。因主演《駱駝祥子》獲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和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主演《似水流年》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演員獎。1986年定居瑞士。
中國舞蹈家≮龍江大賚人。蒙古族。女。1947年在內蒙古軍政大學學習。1952年入內蒙古自治區歌舞團,歷任舞蹈演員、編導、副團長。其代表性舞蹈節目有《筷子舞》、《春天來了》等。著有《蒙古族民間舞蹈教材》。
短篇小說。冰心作。1919年發表。南京學堂學生代表穎銘、穎石兄弟倆參加請愿斗爭,身為軍閥政府官僚的父親停止了他們的學業,將他們關在家中◇兄弟倆當了辦事員,在苦悶中低吟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的詩句。
1.此世﹐今世。
1.舉止言談文雅。
1.互相敬重。
由美國斯坦福大學的推孟通過修訂比納西蒙智力測驗量表后編成的智力量表。于1916年首次發表,以后又多次修訂。共九十個測驗項目,按年齡將項目分組,每個年齡組有六個,每個項目代表兩個月智齡。
美國的綜合性私立大學。1885年創建于加利福尼亞的斯坦福。設有商學、醫學、法學、文理、教育、工學、人文與自然科學、地球科學等學院。
英國的封建王朝。由蘇格蘭的斯圖亞特家族建立。1371年起統治蘇格蘭。1603年伊麗莎白一世死后,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六世成為英格蘭國王(稱詹姆士一世),遂又統治英格蘭。1649年被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1660年復辟。1688年發生光榮革命”,建立君主立憲制。1707年,蘇格蘭與英格蘭合并為一國。1714年被漢諾威王朝取代。
東非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坦桑尼亞、莫桑比克、扎伊爾和也門等國。約219萬人(1985年)。講斯瓦希里語。多信伊斯蘭教,有的仍保持原始信仰。婦女身著纏身布。主要從事農業和漁業。手工業發達。
南非內陸國。面積174萬平方千米。人口89萬(1995年)。首都姆巴巴納。全境為高原。出口糖、紙漿、水果罐頭和石棉等。
①《論語·子罕》天之將喪斯文也,后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斯此。文禮樂制度。)后以斯文”指文人或文化假充斯文|斯文之族|斯文掃地。②文雅故作斯文|不尚斯文|還像方才大家坐著,說說笑笑,豈不斯文些兒!
1.士人;讀書人。
2.舉止文雅的人。
1.謂文化或文化人不受尊重。亦謂文人自甘墮落。
1.秦李斯﹑漢曹喜的并稱。二人皆書法名家。
1.指載糧的車子。箱﹐車箱。斯﹐助詞。亦借指極多的糧食。語出《詩.小雅.甫田》"曾孫之稼﹐如茨如梁。曾孫之庾﹐如坻如京。乃求千斯倉﹐乃求萬斯箱。"鄭玄箋"成王見禾谷之稅委積之多,于是求千倉以處之,萬車以載之。"
片刻禮樂不可斯須去身|長當從此別,旦復立斯須|斯須九重真龍出,一洗萬古凡馬空。
1.近。
1.秦李斯和商鞅的并稱。
1.即廝養。奴仆。
1.廝役。指干雜事的勞役。
1.亦作"斯褕"。
2.漢代西南地區部落名。
1.見"斯榆"。
1.即螽斯。觸角細長﹐振翅善鳴。種類較多﹐常見的有綠螽斯等。
1.用麻﹑麥秸﹑樹皮纖維等制作的衣服。
1.謂緦服之痛。
1.見"緦衰"。
1.即緦麻服。多指關系較遠的族親。
1.緦麻與小功。舊時五種喪服中最輕的兩種,由親緣較疏者服之。
1.古代喪服名。五服中之最輕者,孝服用細麻布制成,服期三月。凡本宗為高祖父母,曾伯叔祖父母,族伯叔父母,族兄弟及未嫁族姊妹,外姓中為表兄弟,岳父母等,均服之。
1.指為期三月的喪服。
1.古代喪服名。五服中之最輕者。
1.緦服與免服,均喪服之輕者。借指關系較遠的族人。免,謂正服以外共承高祖之父的五世孫所服。其服以布廣一寸,從項中而前,交于額上,又卻向后繞于髻。見《禮記.檀弓上》﹑《禮記.大傳》。
1.較為疏遠的親屬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