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廝役。指干雜事的勞役。
1.世俗的言論。
1.塵容。
1.世俗事務(wù)的束縛。鞅,套在馬頸上的皮帶。
1.猶塵埃。引申指塵世。
1.猶塵事。
1.世俗的意念。
1.謂塵煙彌漫,陰晦不明。
1.被灰塵遮掩。比喻受蒙蔽。
2.喻籠罩著凄涼陰暗的氣氛。
3.猶塵垢。
1.塵世的喧囂。
1.比喻塵俗之事。
1.塵土和羽毛。喻極微之物。
1.塵世,俗世。
1.佛教﹑道教謂與塵世的因緣。
1.凡庸之聲。
1.人世間的煩雜瑣事。
2.猶言凡俗低下。
1.《后漢書.獨行傳.范冉》載,桓帝時以冉為萊蕪長,因遭母憂,不到官,結(jié)草室而居。"所止單陋,有時糧粒盡,窮居自若,言貌無改,閭里歌之曰'甑中生塵范史云,釜中生魚范萊蕪。'"后因以"塵甑"為形容清貧之典。
1.見"塵障"。
1.亦作"塵漲"。指飛揚障目的塵土。
2.塵世的煩惱。
3.猶塵世﹑人間。
1.塵軌。
1.紛至沓來。
1.蹤跡。
1.猶言塵世。
2.謙詞。猶言凡俗。
1.語本晉陸機《為顧彥先贈婦》詩之一"京洛多風(fēng)塵,素衣化為緇。"后因以"塵緇"謂塵污;污垢。
1.比喻世間煩瑣的事務(wù)。
2.比喻卑賤。
3.喻污穢或污穢的事物。
1.塵埃。飛揚的灰土。亦喻指塵俗。
1.自卑貌。
1.為臣的道理和本分。
1.屈服稱臣。
①以臣子的禮節(jié)服從君王的命令臣服君上。②降服稱臣不肯臣服|臣服最先。
1.臣屬依附。
1.群臣百官。
1.泛指群臣百官。
1.指最高的臣位。
1.人臣的節(jié)操。
1.為人臣的禮節(jié)。
1.猶臣仆。
1.同"臣僚"。
2.猶僚屬。
1.《書.益稷》"臣哉鄰哉﹐鄰哉臣哉。"孔傳"鄰﹐近也。言君臣道近﹐相須而成。"本謂君臣應(yīng)相親近﹐后泛指臣庶。
1.臣仆﹐俘虜。
2.奴役。
1.語出《漢書.鄭崇傳》。喻車馬盈門﹐謁見奔走者甚多。
1.泛指國君統(tǒng)屬的臣下和百姓。
1.國君庶子對君的自稱。世子為嫡﹐馀子為孽。
1.猶臣下。
2.謂使人為臣。
1.以臣使之。猶統(tǒng)治。
1.為臣入仕。
1.以臣道奉事。
1.指臣下的權(quán)術(shù)。
臣民位臨臣庶,威重四海|主上與臣庶隔絕。
1.《漢書.東方朔傳》"朱儒長三尺余﹐奉一囊粟﹐錢二百四十。臣朔長九尺余﹐亦奉一囊粟﹐錢二百四十。朱儒飽欲死﹐臣朔饑欲死。"后因以"臣朔"為東方朔的省稱。
1.主管某事之臣。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