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多年生草本植物。葉互生,披針狀橢圓形,上部邊緣有粗鋸齒。花藍紫色﹐形似菊花。嫩草可食,又可做豬的飼料。也稱馬蘭頭﹑雞兒腸。
2.即馬藺。
3.見"馬欄"。
1.唐宋時代侍衛皇宮的軍隊名稱。
1.拱手。表示敬意。
1.形容狼狽逃跑。語本《史記.淮陰侯列傳》"﹝蒯通曰﹞'常山王背項王,奉項嬰頭而竄,逃歸于漢王。'"
1.東漢初,朱浮為大將軍幽州牧,負責討定北邊。漁陽太守抗命,朱浮寫信給他說"今天下幾里,列郡幾城,奈何以區區漁陽而結怨天子,此猶河濱之人捧土以塞孟津,多見其不知量也。"見《后漢書.朱浮傳》◇以"捧土"喻不自量力,或反用其意。
1.東漢人毛義有孝名。張奉去拜訪他,剛好府檄至,要毛義去任守令,毛義拿到檄,表現出高興的樣子,張奉因此看不起他◇來毛義母死,毛義終于不再出去做官,張奉才知道他不過是為親屈,感嘆自己知他不深。見《后漢書.劉平等傳序》◇以"捧檄"為為母出仕的典故。
1.相傳春秋時美女西施有心痛病,經常捧心而顰(皺著眉頭)。鄰居有丑女認為西施這個姿態很美,也學著捧心皺眉,反而顯得更丑,大家見了都避開她。見《莊子.天運》◇因以"捧心"喻拙劣的模仿。
1.簇擁。
2.猶尊奉。
1.簇擁其足。
2.指捧托其足,以示敬意。
1.果木柑的一種。
1.喝酒前舉杯相碰以示棕。
比喻遇到阻礙或遭到拒絕;行不通你這樣一意孤行,遲早要碰壁。
1.接觸;碰撞。
1.壯族男女青年表示真心相愛的一種活動。
1.比喻遇到阻力或遭到拒絕,受到斥責。
1.湊股份。
1.方言。舊時北京有以勞動者為對象的酒店﹑柜前不設座,顧客站在柜臺前喝酒,故稱。
1.亦作"碰湖"。亦作"碰壺"。
2.指打牌。
1.見"碰和"。
1.見"碰和"。
1.遇見;遇到。
1.方言。碰巧;湊巧。
1.相撞,沖撞。
又名碰鐘”、雙磬”、鈴鈸”、星”。體鳴樂器。銅制。形似一對杯狀小鐘,頂部有孔,以繩穿連,互擊發聲。多用于民間器樂合奏。
1.碰運氣。
1.湊巧;恰好。
1.一種口頭游戲。大家圍坐,依次報數,報一者為"一球",報二者為"二球",余類推。首由"一球"開頭以"一球"碰在座的任何一"球",被碰者立即接應將"球"碰出。在互碰中,如有人說錯﹑忘記接應或接應過慢,就被罰表演節目。
1.方言。觸手;觸痛手。比喻難以相處。
1.一種不拘時間﹑地點的少數人參加的交換情況﹑研究問題的短會。
1.藏族最親密的禮節。行禮時雙方臉擦臉﹑額觸額或頭碰胸部。這種禮節只有在家人或最親密的人遠行時才舉行。
1.猶打響。比喻雙方接火。亦喻爭吵起來。
1.比喻遭到阻力或拒絕,落個沒趣。
1.遙遠;久長。
1.大變。
1.猶言大顯。
1.很好地繼承。舊謂帝王承天受命,常曰"丕承"。
1.崇奉。
1.巨大。
1.謂大法術。
1.亦作"丕地"。
2.象聲詞。倒地之聲。
1.[英patent]"專利﹑專利證"一詞的音譯。清末使用。
1.見"丕的"。
1.猶高風。
1.大變革。
1.大功。
1.猶大業。
1.巨大的基業。
1.大功業。
1.猶言顯揚光大。
1.指厚酒,醇酒。
1.謂大受福運;大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