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偏失怠惰。
1.見"圈坔"。
1.見"圈坔"。
1.圈禁野獸的柵欄。
1.清刑制名。宗室犯罪,應枷及徒以至軍流的,都折以板責,圈禁于空房。枷罪﹑徒罪為拘禁,軍流罪則鎖禁。
1.圈套。
1.關養家畜的地方。
1.挽留。
1.方言。團結;使不分散。
2.方言。拉攏。
1.即羅圈腿。向外彎曲的畸形腿。
1.圓圈。
2.也叫畫圓圈。
3.范圍。
1.畫圈作標識。
1.徐步趨行貌。
1.圈套。
關在圈里飼養~牲畜。
1.靠背和扶手接連成半圓形的椅子。
1.領導人審閱文件后,在自己的名字處畫圈,表示已經看過。
1.劃定界線并占領之。多指封建統治者強行占有土地。
1.圓而中空的形狀,環形。
2.泛指環形的東西。
3.引申為周圍界限。
4.傳統的做法;固定的格式。
5.集體的范圍或活動的范圍。
1.銳進貌。
2.火焰向上跳動貌。
1.完滿安樂。
2.保全而使之平安。
1.全體。
2.猶全局。
1.保護使不遭損害。
1.喻事物的全貌,全體。
1.齊備;完整。
1.完整無缺的版本。又叫足本。
2.完整的戲;完整的戲劇腳本。
1.比喻完整而無缺損的東西。
1.同"完璧歸趙"。
1.完全變了樣,完全不一樣。
2.猶言特別,別具一格。
1.明代刊行雜劇時,每多刪節賓白,若不加刪節,則特別標明為"全賓"。
1.指軍隊全部以弓矛等兵器武裝,沒有儀仗和輜重之累。《漢書.韓王信傳》"胡者全兵,請令強弩傅兩矢外鄉,徐行出圍。"顏師古注引李奇曰"言唯弓矛無雜仗也。"一說,僅有兵刃而無鎧盾。
2.謂軍隊不受損傷。
1.整個部類。
2.完全。
1.指才能全面發展的人。舊多指兼備文才武略而言。
2.指具有各方面的才能。
1.完美的﹑全能的材料。
2.在一定范圍內,各方面都擅長的人才。
1.完善的計策方略。
1.指某一類事物的全部﹑全體。
2.完整的稱呼﹑叫法(多指具體的組織機構)。
反映某類事物中每一個對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種性質的判斷。如所有金屬都是導電體”、一切客觀規律都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全稱判斷一般有全稱量項,但在表達時也可以省略。
1.整個城市。
2.保全城池。
1.全部路程;全部里程。
1.完全,純粹。
1.謂完滿地掌握為君之道。
1.道德上完美無缺。
2.全部特性。
1.對國家有完納賦稅﹑承擔徭役義務的成年男子。
1.謂全真養性,遺世獨立。
1.保全救護。
1.全部規定的數目。
1.指祭祀用的牲畜完整而肥美。
1.完整的一份;完整的份額。
1.整幅。
2.指整個畫面。
3.猶全副。
1.保全已有的幸福。
2.完全的福運。
1.見"全福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