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缺陷;不足。
1.憂懼驚恐。
1.憂苦悲傷。
1.猶道不拾遺。路上有失物﹐無人拾取。形容社會風氣好。
1.方言。擦拭臟污使消退。
1.猶退靜。
1.猶衰老。
1.退卻,向后移動。那,通"挪"。
1.退縮;退敗。
1.退避藏匿。
2.黜退;埋沒。
1.退縮。
1.見"退?"。
1.畏縮懦弱。
1.退還非法獲得的財物,賠償損失。
1.猶蛻皮。
2.指蛇﹑蠶等脫下的皮。
1.把已經買好的車票﹑船票﹑戲票等退還原出售處或轉讓他人,收回票錢。
1.猶解聘。
1.下坡。喻意志衰退,遇難畏縮。
1.晦氣。
1.猶廢棄。
1.猶謙退。
1.踟躕貌。
1.謂辭官歸隱。
1.休棄送走。
1.畏縮;不敢向前。
1.猶退婚。
1.稻苗長到一定時期后,秧葉由深綠變成淡綠,稱為"退青"。這是稻苗生長的正常現(xiàn)象。
1.退縮屈服。
1.罷退;去除。
2.撤離;離開。
①軍隊向后撤退家屬們跟隨部隊一起退卻。②畏縮;畏難而退我們應該知難而進,決不能中途退卻。
1.柔和;柔弱。
2.謙卑;恬退。
1.謙遜;禮讓。
2.退避;讓步。
1.中醫(yī)指消除由熱邪引起的各種病癥。
2.猶退燒。
1.謂黜退人。
1.離職;卸任。
1.佛教指雪山白牛的糞便。據(jù)說其糞細潔而香,可作涂料。
1.柔弱貌。
1.猶言退避三舍。
2.謂星宿移動位置。
1.后退潰散;撤退疏散。
2.減退消散。
1.顏色逐漸減退變淡。
2.指使顏色消除。
1.見"退艄"。
1.高于正常的體溫降到正常。
1.亦作"退梢"。
2.指船退行。
1.退卻;退避。
2.比不上;不敢與爭。
3.指星辰后移位置。
1.畏縮。
1.引退;隱居。
2.指脫身。
3.后退。
1.退縮求生。
1.猶反省。語本《論語.為政》"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fā)。'"
1.撤退軍隊。
1.語出《詩.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鄭玄箋"退食,謂減膳也。自,從也;從于公,謂正直順于事也。"朱熹集傳"退食,退朝而食于家也。自公,從公門而出也。"后因以指官吏節(jié)儉奉公。
2.退朝就食于家或公馀休息。
3.歸隱;退休。
4.食量減退;不進食。
5.見"退魚"。
1.謂官吏品行節(jié)儉正直,儀容從容自得,可為楷模。語本《詩·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鄭玄箋"退食,謂減膳也。自,從也。從于公,謂正直順于事也。委蛇,委曲自得之貌。節(jié)儉而順心志定,故可自得也。"朱熹集傳"南國化文王之政,在位皆節(jié)儉正直,故詩人美其衣服有常,而從容自得如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