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關名。唐置,在四川省德陽市鹿頭山上,為西川防守要地。
1.謂調整坐轎的方向,準備出發。
1.順承教訓。
1.謂連詞把在意思上有某種類似﹑或者有密切關系的兩項連接起來,中間沒有轉折。
1.順應節奏。
2.順從節令;依照時令。
1.猶乘勢。
2.合適,不別扭。
1.順利的境遇。
在順利的環境中成才。順境,指優越的環境、條件,如安定的社會環境、良好的家庭環境以及一個人的行為所得到的肯定、賞識、獎勵等。順境對人才成長是有利的條件。但有時有利的環境、條件并不現成,需要人們去發現和創造。
1.順應不可改變的形勢﹑格局。
1.順勢起飛。
2.趁勢舉事。
1.謂順應自然法則。
1.謂考校古事,擇善而行。
1.聽從,認可。
1.沒有經過考慮隨口說出。
2.詞句念起來流暢,通暢。
3.方言。(食品)適合口味。
1.隨聲附和的話。
1.猶言信口開河。不假深思,不負責任地隨口亂說。
1.流行于民間的口頭韻文之一。純用口語﹐句子長短不限,念起來很順口。
1.誠心歸附。
1.順從依賴。
1.順流,順著水勢。
1.順從禮儀。
1.遵循道理。
2.有條理,不紊亂。
3.方言。整理。
1.順從獲利的規律。
2.泛指順應事物的規律。
3.事物發展或工作進程中未遇到困難或阻礙。
4.吉利,好運。
1.遵循教令。
2.順從節令。
1.順從聽話。
2.舟行順水順風,暢通無阻。
3.順利;順當。
4.說話﹑文章等通順流利;有次序,不參差。
5.靈活,能變通。
1.形容順從聽話。
2.順利﹑暢通。
1.指祈求神鬼保佑順利而燒的紙錢。
1.順著地勢而流動。
2.順著水流。
3.比喻順應社會潮流。
4.指與前進方向一致的水流。
5.比喻安定的社會。 6.順利,順當。 7.傳說中的雷電名。
1.方言。順道聚集。
1.順著所走的路線到另一處。
2.不繞道,走著方便。
1.審慎地考慮,順,通"慎"。
1.同"順藤摸瓜"。
1.順著毛的長勢撫摩。比喻順著別人的脾氣說話﹑辦事。
1.方言。比喻迎合他人脾性。
1.順和美善。
1.《孝經.事君》"子曰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后因以"順美匡惡"謂歌頌美善,匡正過失。
1.順從諂媚。
1.指皇帝起居便殿的門。
1.順應民心。
2.教化百姓。順,通"訓"。
3.舊指聽天由命﹑安守本分的人。
4.指歸附外族侵略者或歸附改朝換代后的新統治者的人‖貶義。
5.泛指逆來順受的人。
1.謂順從賢明。
1.順從天命。
2.服從命令。
1.慎到﹑墨翟的并稱。順,通"慎"。
1.謂順從其勢而沉默不語。
1.順從采納。
1.方言。順從貌。
1.順正與邪逆。
2.指行星的順行與逆行。行星朝東運動稱為"順行",朝西運動稱為"逆行"。
3.指風向或水流與行進方向相同或相反。
1.和順淑善的女子。
1.方言。比喻借機下臺。
1.舊時迷信用以占卜吉兇禍福的二箁擲地后呈一仰一覆之狀,稱"順箁",意謂吉利。
1.順應時世。
1.和順正直之氣。
2.謂使氣性和順。
3.指使體氣順暢。
4.順應節氣。
5.隨順和氣。 6.猶順遂﹐稱心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