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隨聲附和的話。
1.尊敬地對待和事奉。
1.對人年齡的敬稱。
1.見"尊宿"。
1.尊貴莊嚴。
1.亦作"尊夙"。
2.指年老而有名望的高僧。
3.對前輩有重望者的敬稱。
1.尊貴顯達。
1.對他人的敬稱。
1.泛指酒器。
1.對他人母親的敬稱。
1.尊崇王室。春秋時周王室衰微﹐齊桓公﹑晉文公等相繼以"尊王"為名﹐稱霸一時。
2.指尊崇君上。
3.崇尚王道。
1.謂尊崇王室﹐排斥夷狄。春秋時代﹐居于中原地區(qū)的華夏族國家﹐稱其他少數(shù)民族為"夷狄"。當時﹐周天子的地位已日趨衰微﹐但名義上仍然是諸侯的共主。齊晉等大國為了爭取諸侯的領(lǐng)導權(quán),在其主持會盟期間﹐都以"尊王室"﹑"攘夷狄"相號召『以后這種正統(tǒng)思想經(jīng)過敷陳闡發(fā)﹐在封建社會中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每當漢民族建立的政權(quán)受到異族侵略時﹐統(tǒng)治階級就以"尊王攘夷"作為動員臣民擁護王室﹑團結(jié)御敵的口號。《論語.憲問》"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宋朱熹集注"二公皆諸侯盟主﹐攘夷狄以尊周室者也。"
1.稱對方威嚴的敬詞。
1.高位。
2.指帝位。
3.尊長的位置。
1.敬畏。
1.尊公。
1.猶言國無二君。
2.引申為至高無上。
1.尊敬賢者。
2.高貴賢能。
1.尊貴顯赫。
2.指地位尊貴顯赫的人。
3.致人于尊貴顯赫的地位。
1.尊崇向慕。
1.尊重信奉;尊重相信。
1.高尚的行為。
1.稱人姓氏的敬詞。
1.尊寵愛幸。
1.對同輩年長者或己兄的敬稱。
2.對他人之兄的敬稱。
3.朋友﹑共事者之間的敬稱。
1.對自己母親的敬稱。
2.敬稱他人之母。
莊重而威嚴尊嚴的會場|民族的尊嚴|維護法律尊嚴。
1.對長者儀容的敬稱。
1.推崇敬仰。
1.尊奉侍養(yǎng)。
1.重要。
1.對人儀表容貌的敬稱。
1.尊﹑彝均為古代酒器﹐金文中每連用為各類酒器的統(tǒng)稱。因祭祀﹑朝聘﹑宴享之禮多用之﹐亦以泛指禮器。
1.君主的意愿。
2.稱他人意見的敬詞。
1.重用。
1.尊敬優(yōu)待。
2.地位尊貴﹐生活優(yōu)裕。
1.對人寓所的敬稱。
1.高遠。
1.對人生辰干支的敬稱。造﹐舊時星命術(shù)語﹐即生辰干支。
1.亦作"尊嫜"。
2.舅姑。對丈夫父母或?qū)θ斯诺木捶Q。
1.見"尊章"。
1.稱輩分或地位高的人。
2.佛教語。梵語"阿梨耶"(ārya)意譯為尊者﹑圣者。亦泛指具有較高的德行﹑智慧的僧人。
1.尊敬。
2.對人妻的敬稱。
1.猶尊意。
1.泛指酒器。參見"尊譚"。
1.酒樽中的弩影『應劭《風俗通.怪神.世間多有見怪》"予之祖父郴﹐為汲令﹐以夏至日詣見主簿杜宣﹐賜酒﹐時北壁上有懸赤弩,照于杯﹐形如蛇。宣畏惡之﹐然不敢不飲。其日便得胸腹痛切……攻治萬端﹐不為愈◇郴因事過至宣家﹐窺視﹐問其變故﹐云'畏此蛇﹐蚮入腹中。'郴還聽事﹐思維良久﹐顧見懸弩﹐必是也。則使門下史將鈴下侍徐扶輦載宣﹐于故處設(shè)酒﹐杯中故復有蛇﹐因謂宣'此壁上弩影耳﹐非有它怪。'宣遂解﹐甚夷懌﹐由是瘳平。"后以"尊中弩"謂因疑慮而引起恐懼和疾病。
1.謂有慧根的高僧。
①尊崇而敬重尊重權(quán)利|尊重他的意見。②莊重放尊重些,不要過分放縱。
1.尊崇君主﹐澤惠生民。
1.輩分高的親屬。
1.古代盛酒肉的器皿。尊﹐盛酒器;俎﹐置肉之幾。
2.常用為宴席的代稱。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