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一塊田地上連續栽種同一種作物。
1.拈鬮游戲。
1.以拈閹確定詩韻。舊時分韻賦詩的一種方法。
1.喧雜細碎的聲音。
1.鳥聲。
1.謂在耳際鳴響。
1.雜亂地鳴叫。
1.喧鬧。
1.喧鬧聲。
象聲詞,形容許多小鳥一齊叫的聲音。也形容凄厲的叫聲。
1.象聲詞。
1.猶喧囂。
1.象聲詞。細碎雜亂聲。
1.見"揪睬"。
1.亦作"揪采"。
2.理睬。
1.亦作"揪扯"。
2.又扭又拉。
1.扭抓。
1.謂短小的發束。
1.聚結。
〈方〉①(衣物、織品等)不平整衣服沒熨,還~著呢。②(心情)不舒展村里這么一鬧騰,我心里也~著。
1.聚集。
2.指聚斂。
3.收斂。
4.緊縮;精簡。
1.拋棄。
1.楸枰。借指圍棋。
1.抓住;摘取。
放不下心;擔心;掛心這孩子真讓人~。
1.集聚。
1.猶濃縮。
1.猶收割。
1.聚斂勒索。
1.纏繞。
1.搜索。
1.猶繚繞﹐周流。
1.糾結。
1.廣大貌。
2.高峻貌。
1.彎曲的樹枝和葛藤。
2.糾纏,盤結。
3.引申為纏夾不清。
1.糾結。
1.樹枝曲折下垂貌。
1.曲折貌。
2.猶周流。周游。
1.糾結盤繞的蘿蔓。
1.枝向下彎曲的樹。
1.亦作"樛蟠"。
2.曲折盤結。
1.見"樛盤"。
1.曲折,彎曲。
1.向下彎曲的樹枝。
1.腦后頭發盤成的髻。
1.假髻。
1.喻美發如云。
1.古地名。以山坡多曲折而得名。
2.泛指高低起伏的山巒。
1.清代外蒙古每年例貢朝廷白色駝﹑馬共九匹,稱為"九白之貢"。《清文獻通考.輿地二四》"﹝喀爾喀﹞為西北強國,共為七部,有三汗中曰土謝圖汗,東曰車臣汗,西曰扎薩克圖汗……崇德三年,三汗并遣使入朝,定各貢白馬八,白駝一,謂之九白之貢,歲以為常。"
1.古代祭祀時的九種禮拜形式。拜,古字作"?"。
2.九次禮拜。
1.錦雉的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