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把危險看作平安。形容勇敢,不畏艱險。
1.盆栽植物名。又名千年柏,俗稱萬年松。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十.玉柏》。
1.筍的別名。
1.筍的別名。
1.硯名。
1.亦作"玉版鲊"。
2.用鳣﹑鱘制成的魚干。宋梅堯臣有《和韓子華寄東華市玉版鲊》詩。
1.亦作"玉板"。
2.古代用以刻字的玉片。亦泛指珍貴的典籍。
3.特指上有圖形或文字,象征祥瑞﹑盛德或預示休咎的玉片。
4.一種光潔堅致的宣紙。
5.筍的別名。 6.鳣的別名。 7.美稱擊節的拍板。 8.喻冰塊。
1.見"玉板師"。
1.法帖名。晉王獻之書《洛神賦》真跡。南宋時高宗得九行,賈似道復得四行,共十三行。由廖瑩中刻于玉石,因名。參閱清姜宸英《湛園題跋》﹑張廷濟《清儀閣題跋》。
1.鳣的別名。
1.道教語。胞胎。
1.玉帶名。
2.牡丹的一種。
3.曲名。見元散曲。
1.亦作"玉梘"。亦作"玉杯"。
2.玉制的杯或杯的美稱。
3.《漢書.董仲舒傳》"說《春秋》事得失,《聞舉》﹑《玉杯》﹑《蕃露》﹑《清明》﹑《竹林》之屬,復數十篇。"顏師古注"皆其所著書名也。"后因泛稱重要著作為"玉杯"。
4.牡丹的一種。
1.刀鞘上部近口處的玉飾。
1.玉笏。
1.白鼻赤毛的馬。
1.玉制的湯匙。
1.帝王宮殿的臺階。
2.指朝廷。
1.白嫩的手臂。多用以美稱女子的臂腕。
1.一種玉制的臂飾。
1.巨藕名。
1.古謂玉圭化石。為不祥之兆。
1.玉制的杓子。
2.指北斗柄部的玉衡﹑開陽﹑搖光三星。
1.指玉飾的劍柄。
1.玉飾的馬勒。
2.借指玉馬,以喻賢者。
1.玉和冰。比喻潔白。
2.比喻清澈的水。
1.器物玉質的把柄。
2.泛指器物精美的把柄。
3.指麈尾。
4.指手臂。
5.古代文士談論時,常執拂塵,因以指文士。
1.形容月光籠照下的水波。
1.《禮記.學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謂玉不加工,不成器皿◇以喻人不經過培養﹑鍛煉,不能成材。
1.《國語.周語中》"改玉改行。"韋昭注"玉,佩玉,所以節步行也。"后因稱合乎禮法的行步為"玉步"。
2.指女子的行步。
1.姻緣簿的美稱。傳說唐朝韋固夜過宋城,遇一老人于月下檢書,問之,乃人間姻緣簿。事見唐李復言《續幽怪錄·定婚店》。
1.即玉蟲。喻燈芯。
1.謂晶瑩如玉。
1.傳說中的仙草。
1.見"玉冊"。
1.玉墀。
1.謂玉階。
2.對山的美稱。
3.指雪山。
1.指簪﹑釵一類的首飾。
1.艷麗如玉。
1.玉制的釵。由兩股合成,燕形。
2.指美女。
1.蟬鬢的美稱。
2.首飾。
3.指冠飾。即貂蟬。
4.植物名。即石蟬花。以其花似蟬,故名。
1.見"玉蟾蜍"。
1.亦省稱"玉蟾"。
2.玉雕的蟾蜍。盛水容器。多作更漏與文具之用。
3.月亮的別名。
4.指傳說中月宮里的蟾蜍。
1.本指月宮◇稱科考中式為入玉蟾宮。
1.古代祭祀用的以圭為柄的灌酒器。
1.以玉為飾的帝王之車。
2.指仙人乘坐之車。
1.仙人之號。
2.道觀名。
1.玉輅。帝王所乘的車。
1.玉制的尺。
2.借指鹽人才和評價詩文的標準。
3.尺的美稱。
4.比喻魚。
1.中藥地榆的別名。
1.天帝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