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審定樂律。
1.指官府或團體中執行一定職務的位置。
1.猶阻礙。
1.猶駐蹕。指帝王止宿。
1.頓兵扎營。
1.停息。
1.駐扎。
1.猶廢置。
2.舉措,行動。
1.指軍事上的失敗之道。與"起道"相對。語出《六韜.明傳》"見善而怠,時至而疑,知非而處。此三者,道之所止也"。
1.停留。
1.宋朝對文武臣轉官的規定。
1.停用兵戈,放還戰馬,意謂結束戰爭。
1."武"字從"止"從"戈"。意謂能平息戰亂,停止使用武器,才是真正的武功。
1.停止。語出《易.艮》"《彖》曰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
1.終極;盡頭。
1.畢竟;究竟。
1.終點,盡頭。
1.戒酒。
1.禁絕。
1.讓軍隊停止前進。
1.猶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
1.見"止渴思梅"。
1.將祭時止住哭聲。古代祭禮中的儀節。
1.安定。
2.確定。
1.整頓隊伍,使行列整齊。
1.見"止監"。
1.阻止,堵塞。
1.直到現在。
1.我國古代哲學家指一種極其精微神妙而不見形跡的存在。
2.指其他精妙絕倫的人或事物。
1.直到最終。
2.副詞。猶究竟。
1.極尊敬。
2.致敬。至﹐通"致"。
1.最好的駿馬。
1.最高妙的音樂。
1.謂達到最高境界的禮。
1.猶真理;正常的道理。
2.最精深的道理。
3.猶至治。
真理性的極精辟的話至理名言,顛撲不破。
1.謂處于極好的地位以居高臨下?!兑祝R》"六四,至臨,無咎。"王弼注"處順應陽,不忌剛長,而乃應之。履得其位,盡其至者也。"孔穎達疏"履得其位,能盡其至極之善而為臨,故云至臨。以柔不失正,故無咎也。"一說,謂君主親自臨朝執政。見高亨《周易大傳今注》卷二。
1.極靈妙。
2.指極靈異的神物。
1.深思熟慮。
2.最大的憂慮。
1.指高超的或正確精辟的理論。
1.極其微妙。
1.極賢明。
2.以指賢明的君主。
3.極光明。
1.極好的謀略。
1.連詞。提出突出事例﹐表示達到某種程度。猶言甚至﹐竟至。
2.連詞。表示另提一事。
1.謂至安之道。
1.指相處最歡樂的朋友。
1.舊指賢君在位﹐公道大行﹐人盡其力的治世。
2.極其公平;極其清平。
1.見"至樸"。
1.最親近的親屬。
1.意氣極相投合。
2.交情極深的朋友。
①指血統關系最親近的戚屬,也指其他關系很親密的人骨肉至親|至親篤好|天下至親,不過兄弟。②最親密夫子母之性,天道至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