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腥膻之氣。
1.佛教謂造成善惡果報的原因。善業為樂果之因,惡業為苦果之因。
2.泛指緣分。
1.佛教謂惡業﹑善業隨身如影,稱為"業影"。
1.依次采用。
2.家產和費用。
1.本業之外,工作之余。
2.非專業的。
1.在業余時間進行的教育。業余教育是我國學制的組成部分之一。實施機構為各種業余學型補習學校等。教學形式有面授﹑函授﹑廣播﹑電視等。它對普及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科學知識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1.學識和氣宇。
1.猶言冤家。稱似恨而實愛的人。
2.罪業冤仇。
1.佛教語。謂苦樂皆為業力而起,故稱為"業緣"。
1.佛教語。謂惡業如云。
1.猶孽債,業障。
佛教指妨礙修行的罪業。也用作罵人的話業障未除,難成正果|丟下這兩個業障在這里,誰來管他們。
1.銀錢的隱語。
1.佛教謂惡業惡報,善業善報,如由種子得果,故稱"業種"。多偏指惡業的種子。
2.詈詞。猶孽種。
3.昵稱‖有怨嘆或憐愛的意思。
1.佛教語。謂罪孽深重。
1.詈詞。孽子。
1.帝業王位。
1.和諧流暢。
1.輕薄浮蕩。
長篇小說。蘇聯柯切托夫作于1958年。冶金廠廠長提出鋼鐵車間應自行檢修,分別擔任工長和技師的葉爾紹夫兄弟支持廠長的決定。技校教師和新到的工程師相互勾結,誣告廠長是官僚主義者,使葉爾紹夫兄弟受到排斥◇他們的罪行敗露,葉爾紹夫兄弟又被重用。
1.合乎符命。
詩體小說。俄國普希金作于1823-1830年。貴族青年奧涅金感到社交生活空虛無聊,離開彼得堡,來到鄉間。他拒絕地主小姐達吉雅娜的愛情,并在決斗中殺死摯友。當他漫游全國后回到彼得堡,重遇已成為社交界貴婦人的達吉雅娜并追求她,但遭到拒絕。
1.即葉子戲。
1.行禮的一種形式。兩手環拱靠近胸口。
1.謂若樹葉之脈理貫通。形容知識融會貫通,皆有條理可尋。
1.即葉光紀。
1.古人謂五天帝之一的北方黑帝的名字。
1.和睦;和合;和諧。
1.合乎節令。
1.突厥官名。其職位僅次于可汗,為一個大部族中的分部部長,相當于唐代的大都督。常以可汗的子弟或宗族中的強者為之。屬世襲職。
1.和協吉祥。
1.葉家白的別稱。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廣東嘉應(今梅縣)人。云南陸軍講武堂畢業◇追隨孫中山從事民主革命。1924年參與籌備黃埔軍校,任教授部副主任。曾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參謀長,參加北伐戰爭。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領導廣州起義。1928年赴蘇聯莫斯科勞動大學學習。1930年回國后,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總參謀部部長、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參謀長、中央軍委副總參謀長。曾協助周恩來參加解決西安事變的談判。抗日戰爭爆發后,任八路軍參謀長、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參謀長。1946年后任北平軍事調處執行部中共代表、中央軍委總參謀長。建國后,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軍事科學院院長兼政委、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兼秘書長、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共中央副主席、國防部部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文化大革命”期間,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進行堅決斗爭,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的斗爭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著有《葉劍英詩詞選集》。
1.初生之嫩葉。因其尚未伸展,故稱。
質地滑膩如玉的石質礦物。化學成分為al2[si4o10](oh)2。常為致密塊狀、葉片狀、鱗片狀等集合體。磨后有強蠟狀光澤,摩斯硬度1~2,易雕刻加工。呈白色、微黃、淺綠等色。較著名的有壽山石、青田石和昌化石等。常用于雕刻印章和工藝品,也用于造紙、陶瓷、橡膠等工業部門。
1.協力;合力。
1.合乎節令。古人以十二律管與十二月相配,故稱。
植物細胞葉綠體中很重要的綠色色素。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物質。有葉綠素a、b、c,主要吸收紅光和藍光。已能人工合成,可用于食品、化妝品和醫藥上的無毒著色劑。
清末官員〓北漢陽人。1848年任廣東巡撫,曾拒阻英人入廣州城◇升任兩廣總督兼通商大臣,鎮壓廣東天地會起義。第二次鴉片戰爭時,英法聯軍進攻廣州,他不務戰守,致城陷被俘押往印度◇病死。
1.合謀;共謀。
1.協力一致。
1.和合之氣。
1.猶協和,配合。
1.未年的別稱。
1.比喻事物消散離失。
作家,教育家。原名紹鈞,江蘇蘇州人。曾任中小學教師。1921年參與組織文學研究會◇任商務印書館、開明書店編輯,曾主編《中學生》、《小說月報》等雜志及中小學語文教材。1931年參與組織文藝界反帝抗日大聯盟。抗戰斯間在大學任教。建國后曾任出版總署副署長、教育部副部長、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民進中央主席。著有短篇小說《潘先生在難中》、《多收了三五斗》,長篇小說《倪煥之》,童話集《稻草人》等。有《葉圣陶集》。
1.比喻女人的衰老。
1.用樹葉寫的書信。
2.貝葉書的簡稱。古代印度人常用貝多羅樹的葉書寫佛經,故佛經亦稱"葉書"。
1.協和安泰。
中國無產階級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始人之一。字希夷,廣東惠陽人。保定軍校第六期畢業。1921年任孫中山總統府警衛團營長。次年在陳炯明叛變時保護宋慶齡安全脫險。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團長。1926年北伐戰爭中,率部英勇作戰,取得汀泗橋、賀勝橋等戰役的勝利,被譽為北伐名將”。1927年參加領導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任新四軍軍長,創建華中敵后抗日根據地。1941年1月在皖南事變中被扣押,在獄中堅持斗爭,寫下著名的《囚歌》。1946年3月獲釋。4月8日由重慶去延安途中,因飛機失事遇難。
1.即葉子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