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稱三整一律”。一種關于戲劇結構的理論。規定劇本創作必須遵守時間、地點和行動的一致,即每劇限于單一的故事情節,事件發生在一個地點并于一天之內完成。法國古典主義戲劇家大都嚴格遵循。18世紀以后,三一律受到浪漫主義作家的反對,并逐漸被沖破。
遠行的船帆歸雁與征帆共遠|一片征帆沒云端。
1.遠行的人。
2.從役之人;出征的士兵。
①用強力制服征服頑敵|征服大自然。②影響所及使人折服以出眾的才華、寬闊的胸襟征服了對手。
1.預兆與征驗。
1.出征軍人之妻。唐孟郊有樂府詩《征婦怨》。
1.賦稅。
1.指遠行的車。蓋,車蓋,借指車。
1.按某一要求征求文稿作品。
1.謂征招歌伎。
1.指國家根據法律向生產者或所有者購買農產品﹑土地等。
1.亦作"征怪"。
2.怪異的征兆。
1.謂尋找可賣高價處出售。
2.預示物價將高漲。
1.證驗核對。
1.即征雁。
預兆;跡象彼時已露出衰亡的征候。
1.西漢黃霸為潁川太守,有治績,被征為京兆尹。事見《漢書.循吏傳.黃霸》◇因以"征黃"謂地方官員有治績,必將被朝廷征召,升任京官。
1.猶征旆。
1.征召諸侯會盟。
2.猶聚集。
1.求取賄賂。
1.公開征求配偶。
1.貪求財貨。
1.跡象。
以公告或口頭詢問來征求收集征集抗戰勝利五十周年紀念文章。
1.旅人吹奏的胡笳。
1.收取價款。
1.遠行的車馬。
2.征戰的車馬。
1.猶證實。
1.謂尋找物價低賤處購貨。
2.預示物價將低落。
1.猶征討。
1.腳爪。
1.繡有花紋的衣邊。
1.針線活。
醇與酸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應。如乙醇與乙酸反應生成乙酸乙酯和水的反應。
1.亦作"褒拔"。
2.謂稱許而薦擢。
1.亦作"襧?"。
2.古代祭祀時九拜之一。再拜的意思。一說再拜以上皆稱褒拜。?,"拜"的古字。
1.亦作"褒被"。
2.褒獎恩遇。
1.亦作"褒賁"。
2.猶褒美。
1.亦作"褒貶"。
2.贊揚或貶低。
3.批評;指責。
1.亦作"褒表"。
2.嘉獎表彰。
1.亦作"褒博"。
2.見"襧衣博帶"。
1.亦作"褒襮"。
2.猶褒表。
1.亦作"褒采"。
2.嘉許采納。
1.亦作"褒冊"。
2.褒贈賜封。
1.山名。在今安徽省含山縣北。
1.亦作"褒稱"。
2.贊美稱揚。
1.漢時對孔子及其后代所封的爵號。
1.亦作"褒懲"。
2.褒責;賞罰。
1.猶夸張。
1.亦作"褒崇"。
2.贊揚推崇。
1.亦作"褒寵"。
2.褒賞榮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