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尋找可賣高價處出售。
2.預示物價將高漲。
1.恐懼喪氣。
膽量和見識膽識卓絕。
1.膽量和操守。
1.古稱含膽礬的水﹐用以煉銅。
1.我國古代用水冶法取得的一種銅合金。因所用為膽礬水﹐故稱;因亦稱此法為膽銅法。魏晉示煉丹術盛行﹐已有此法﹐是世界上水法冶金技術的先聲。宋為鑄錢需要﹐此法更為興盛。元明后始見廢止。
1.古稱含膽礬的土﹐用以煉銅。
1.膽量和勇武。
1.膽小怕事的人。
1.極言膽子小。
形容膽子非常小這人力大如牛,可膽小如鼠。
1.見"膽小如鼠"。
1.語本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故事。比喻刻苦自勵。
1.膽怯﹐心里不踏實。
1.有膽識而明義理。
1.膽氣和意志。
1.膽壯﹐膽大。
1.膽量和勇氣。
1.人體穴位名。
1.唐孫思邈對盧照鄰語。意謂任事要勇敢而思慮應周密。
1.形容非常恐懼或心驚。
1.驚慌恐懼之極。
1.同"膽戰心驚"。
戰顫抖。形容非腸怕嚇得我膽戰心驚。
1.同"膽戰心驚"。
1.由肝臟產生的消化液。味苦﹐黃綠色。因儲存于膽囊中﹐故稱。
1.膽量和意志。
1.膽識與智謀。
1.膽子大﹐有勇氣。
1.見"膽粗氣壯"。
1.見"膽大心雄"。
1.膽量。
1.血聚成池。
1.擊鼓聲。
1.古代帝王冠冕上垂于耳旁用以系瑱的絲繩及塞耳用的絲綿絮。
1.象聲詞。形容似擊鼓之聲。
1.全部毀去。
1.洗塵。
2.大掃除。
1.相纏不去貌。
緬甸的民族之一。另有少數分布在泰國。約256萬人(1985年)。講撣語。多信小乘佛教。主要從事農業,手工紡織業較發達。
1.癱軟。
1.牽引。
1.用雞毛或布扎成的除塵工具。
1.傳說中的鳥名。
1.宋王安石的小名。
1.亦作"讙嗷"。
2.喧囂。
1.見"讙敖"。
1.人名。堯時佞臣。
1.歡呼。讙﹐通"歡"。
1.喧騰。
1.歡笑。讙﹐通"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