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佛教語。謂達到不生不滅的境界。指僧尼死去。
1.三國吳陸績曾為郁林太守,以清廉著名,故后世以"郁林孫"稱美陸氏子孫。
1.謂阻撓君令的發布。
1.謂暑氣隆盛。也指隆盛的暑氣。
1.山勢險曲突兀貌。
2.屈曲夭矯貌。
3.深邃貌。
4.煙霧蒸騰貌。
5.聲音回蕩貌。 6.形容心緒波動。 7.即郁壘。神名。
1.亦作"郁峷"。
2.形容山勢曲折蜿蜒。
3.煙氣升騰貌。
1.深綠。
1.古曲名。相傳為唐王維所作。維未冠而有文名,又精音律,妙能琵琶,為岐王所重。維方將應舉,求王庇借。王遂引至公主第,使為伶人。維奏新曲號《郁輪袍》,為公主所激賞,乃為之說項,維遂得高中。事見唐薛用弱《集異記》。
2.雜劇名。明王衡作。敷衍王維的故事。
3.琵琶套曲《霸王卸甲》的別名。
1.聲音屈伸變化貌?!段倪x.潘岳》"郁捋劫悟,泓宏融裔。"呂向注"郁捋,聲屈申貌。"一說,為口循樂器之孔貌。李善注"郁捋,口循孔貌。劫悟,氣相沖激。"
1.形容濃密。
1.茂盛。
1.郁悶。
2.中醫指頭暈目眩或昏迷的癥狀。
1.積聚在內心的煩悶。
2.沉悶;不舒暢。
3.謂煩悶郁結。
4.見"郁冒"。
1.壯盛貌。
1.濃盛彌漫。
1.猶郁悶,沉悶。
1.猶郁沒。消失。
1.長鳴。
1.幽愔。
1.見"郁橈"。
1.郁悒不申。
1.香味醇厚。
1.積聚摻和。
1.氣勢盛積。
2.憤怒郁結于心。
3.指郁積的怒氣。
1.曲折幽深貌。
2.郁勃回撓。
1.曲折幽深貌。
2.濃盛貌。
1.本指沒有內核的果實和未經加工的木料,借以比喻缺乏教養的人。
1.見"郁棲"。
1.即郁鬯。
1.蓬勃興起。
2.謂紛紛聳起。
3.勃然奮起。
1.郁鬯酒的香氣。
2.郁蒸之氣。
3.悶氣。
1.見"郁郁芊芊"。
1.殷切,急切。
1.盤屈。唐韓愈《初南食貽元十八協律》詩"惟蛇舊所識,實憚口眼獰。開籠聽其去,郁屈尚不平。"后以稱代蛇。
2.屈曲貌。
3.形容攢聚之狀。
4.郁積,郁結。
1.高貌。
1.繁盛貌;興盛貌。
2.高出貌。
3.悠遠貌。
4.愁悶貌。
1.亦作"郁撓"。
2.深曲;紆曲。
1.猶紛擾。
1.悶熱。
1.古官名。
1.一種毒劍。
1.腐敗變質的肉食。
1.謂極為滋潤。
1.滯塞;不舒暢。
1.見"郁嵂"。
1.憂郁沉悶;憂悶陰沉。
1.謂凝聚山川靈氣而生。
1.郁茂,茂盛。
1.亦作"郁述"。
2.迂回曲折貌。
3.猶郁律。煙云上升貌。
4.悶熱。
1.見"郁術"。
1.斂縮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