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接近三十歲。
1.粗劣殘破。
1.見"窳楛"。
1.亦作"窳苦"。
2.粗劣。
1.粗劣。
1.粗劣。
1.凹凸;卑和高。
1.羸弱。
2.粗劣簡陋。
1.惰民。
1.惰農。
1.塌陷歪斜的樣子。
1.衰弊。
1.凹陷;低下。
1.破敝;腐爛。
1.烽火。因其烽煙高達云霄﹐故稱。
1.軍旅。
1.像白云一樣裊裊不絕的絲縷。
2.輕柔飄灑如云的織物。
3.繚繞的煙篆。
4.柔美的長發。
5.輕柔的雨絲。
1.繡有云形花紋的鞋子。
1.紛亂;大亂。
1.云車。傳說中仙人以云為車。
2.比喻迅速變化的事物。
1.如網羅一樣遍布上空的陰云。
2.高入云天的網羅。
3.比喻組成包圍圈的軍隊。
4.輕柔如云的絲綢織品。
5.形容盛多。
1.猶言天羅地網。
1.藤蘿。即紫藤。因藤莖屈曲攀繞如云之繚繞﹐故稱。
2.指深山隱居之處。
一名云b045!保也稱九云鑼”或九音鑼”(九”指多數,實際不限此數)。體鳴樂器。通常以十面大小相同而音高不同的小鑼編懸在方形木架上,以小木槌擊奏。用于中國民間器樂合奏。亦有采用十五面、二十四面小銅鑼者。
1.形容馬之眾多。
2.駿馬的美稱。
3.飛駛的云。
4.紙印的太陽神像。
1.濃云。
2.指翻卷的浪濤。
3.煙﹔霧。
4.比喻邪惡的勢力。
1.指成片的云翳。
2.輕柔的幃帳。
1.如云連綿不斷。
1.見"云髦"。
1.亦作"云旄"。
2.大旗。因其高﹐故稱。
1.猶言仙風道貌。
1.云際﹐云表。
1.有云狀紋飾的橫梁。
1.周六樂舞之一。用于祭祀天神。相傳為黃帝時所作。
2.高聳的大門。多比喻富貴之家。
3.漢云陽縣的城門。
4.山門。借指寺廟。
5.急流的出口。因水氣狀如云霧﹐故稱。 6.蜀的代稱。 7.指谷口。 8.山名。在浙江紹興南。亦名東山。山有云門寺。南朝梁處士何胤曾居于此。 9.山名。在山東省青州市南。一名云峰山。 10.山名。在廣東省乳源瑤族自治縣北﹐連樂昌縣界。山有云門寺。五代文偃禪師居此。參見"云門宗"。 11.佛教宗派名。即云門宗。 1
2.人體穴位名。位于前胸外上方﹐當鎖骨外端下緣。
1.中國佛教禪宗南宗五家之一。五代文偃(公元864-949年)創建于韶州云門山(今廣東省乳源瑤族自治縣北)﹐故名。在北宋與臨濟宗并盛﹐至南宋時衰落不傳。
1.云霧。
1.高聳入云的屋脊。借指高大的房屋。
1.見"云夢"。
古代大澤名。在古荊州,范圍比今天的洞庭湖要大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1.戰國楚宋玉《高唐賦》序﹕"昔者楚襄王與宋玉游于云夢之臺﹐望高唐之觀﹐其上獨有云氣……王問玉曰﹕'此何氣也?'玉對曰﹕'所謂朝云者也。'王曰﹕'何謂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嘗游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游高唐﹐愿薦枕席。"王因幸之。'"后以"云夢閑情"指男女歡會之事。
1.形容天氣昏暗﹐氣氛陰森。
1.見"云迷霧鎖"。
1.如云之分散。謂廣布。
1.高冠。
2.指戴著高冠的人。
1.霞光。
1.云霄﹐高空。
1.高遠貌。
1.指紙。
1.形容其多如云﹐一個接著一個。
1.云端。極言其高。
1.白色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