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高陡突兀。
1.槍身。泛指武器或武裝力量。
1.豎立的槍身。代指兵器。
1.猶花腔。比喻花言巧語。
2.武術中槍術變化的一種花招,可以使對方對自己的動作發生錯覺。
3.比喻手段,手法。
1.指槍支彈藥。
1.用槍射擊。
1.槍上發射子彈的機關。
1.槍與戟。泛指武器。
1.槍斃。
1.古代城防武器。
1.古時用尖竹木所筑之壁壘。
1.見"槍累"。
1.亦作"槍櫐"。
2.用尖竹木相累而成的藩籬﹑柵欄。
3.喻指界線。
1.槍桿如林,子彈如雨。形容彈火密集。
1.猶言刀槍林立。形容激烈戰斗的場面。
1.方言。打水禽用的一種小船。
1.亦作"槍炮"。
2.槍和炮。泛指武器。
3.一種土槍。
1.成品綠茶之一。由帶頂芽的小葉制成。芽尖細如槍,葉開展如旗,故名。
1.紛亂貌。
1.用槍打死。
1.謂為槍所傷。也指為槍所傷后留下的傷痕。
1.指激烈廝殺的場面。
1.宋代廣南東路鄉兵之稱。
2.射擊手。
3.科舉應試時冒名代考的人。
1.槍上可以推送子彈進槍膛的機件。
1.槍管中裝送子彈的部分。
1.指考試時替別人作文章或答題。
1.舊式刺擊兵器長柄前端裝配的金屬尖頭。
2.槍管的前端。
1.安在槍頭上的刺刀。
1.固定和保護槍身且便于使用之托柄。
即魷魚”(1230頁)。
1.即天槍。
1.猶硝煙。
2.引申為殺氣。
1.形容激烈的爭戰。
1.碉堡或墻壁上開的供射擊用的小孔。
2.槍彈打穿的洞。
1.槍上用絲﹑線等做成的穗狀飾物。
1.《莊子.逍遙游》"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槍榆枋,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后因以"槍榆"形容識淺志小,亦借指識淺志小的人。
1.亦作"槍杖手"。
2.宋代福建路與江南西路鄉兵之稱。
1.見"槍仗手"。
1.亦作"槍枝"。
2.槍的總稱。
1.見"槍支"。
1.槍彈。
1.槍彈。
1.象聲詞。玉相擊的聲音。亦泛指清越的聲音。
1.以頭撞地。
1.趨蹌跪拜。
1.疾馳貌。
1.見"蹌濟"。
1.亦作"蹌躋"。
2.行走安舒而有禮的樣子。
1.欲行又止,猶豫不進貌。
1.亦作"蹌?"。
2.形容腳步不穩的樣子。
1.形容走路有節奏的樣子。
2.飛躍奔騰貌。
3.舞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