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搜取贓物。
1.石刻人像。
1.雕刻。
2.形容(山石或樓臺)棱角分明,崢嶸峭拔。
3.苛刻,嚴酷。
4.侵害;剝奪。
5.節(jié)儉。 6.剪裁;刪節(jié)。 7.謂造語工巧,文筆峻拔。
1.謂銘記于心。
1.象牙雕刻。
1.方言。猶吝嗇鬼,小氣鬼。
用盡心思~求工ㄧ~經營。
1.雕刻印章。
2.雕版印刷。
3.比喻印象極深,不易磨滅。
1.刀刻斧鑿。
1.苛刻暴躁。
1.嚴加責備;嚴格要求。
1.傷害;殘害。
1.修飾琢磨章句。
1.據晉王嘉《拾遺記.周靈王》載,浮提國獻神通﹑善書二人,出肘間四寸金壺,內貯黑汁如淳漆,佐老子撰《道德經》,"晝夜精勤,形勞神倦。及金壺汁盡,二人刳心瀝血,以代墨焉。"后因以"刻汁"謂人治學精勤刻苦。
1.中國民間傳統(tǒng)裝飾藝術的一種。用剪刀剪制花樣,稱為"剪紙";用刻刀刻制,則稱為"刻紙"。
2.指剪刻成的作品。
1.猶篤志。志向專一。
1.刻薄妒忌。
1.嚴加整治。
1.真摯懇切。
1."刻舟求劍"之省。
1.嚴酷的刑罰。
1.《南史.王僧孺?zhèn)鳌?竟陵王子良嘗夜集學士,刻燭為詩,四韻者則刻一寸,以此為率。文琰曰'頓燒一寸燭,而成四韻詩,何難之有。'"后因以喻詩才敏捷。
2.古人刻度數于燭,燒以計時。
1.雕飾花紋。
1.指雕刻的文字﹑花紋等。
2.精細地描摹。
1.猶銘刻。著,附著。
1.雕刻琢磨。比喻創(chuàng)作上的著意推敲﹑反復修改。
1.雕琢;修飾。
1.刻板印刷。舊謂出版印行。
1.謂割取禽獸之血而行祭禮。割獸曰剋,割禽曰珥。
1.苛刻。勀,同"克"。
1.克制自己。勀,同"克"。
1.指外國。
1.猶客中。
2.猶言客人或外地人。
1.葬埋于他鄉(xiāng)。
1.殯殮于外地。
1.旅人的鬢發(fā)。
1.由外地流寓于本地的人組成的軍隊。
2.由外地調來的軍隊。
3.指戰(zhàn)爭中從外地來主動進攻的一方。
船或飛機中用于載運旅客的艙。
1.恃才夸功;夸耀。
1.尊敬和取法。
1.顧惜寬容。
1.以勇氣自恃;驕傲自大。
2.武勇﹐果敢。
3.振奮;勉勵。
1.驕矜自負。
1.高傲自大。
1.猶恃功。
1.自夸功績﹑才能。
1.矜持顧盼。
1.猶鰥寡。矜﹐通"鰥"。
1.自炫高貴;自高身分。
2.高貴。
1.憐憫寬容。
1.倨傲豪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