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范例。
農業生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指蔬菜、果樹、花卉、食用菌、觀賞樹木等的栽培和繁育的技術。一般比較精細。
1.漢代為守護陵園所置的縣邑。
1.墓地。
1.周以圍墻,布置亭榭石木,間或畜有鳥獸的皇家花園。
2.泛指庭園,花園。
1.猶園囿。
1.田園第宅。
1.見"窳啙"。
1.亦作"窳呰"。
2.懶惰;茍且。
1.猶齷齪。局促,狹小。謂艱澀難讀。
1.齟齬。抵觸,不融洽。
1.險峻不平貌。
1.牙齒參差不齊。
1.群獸相聚貌。
1.群聚貌。
1.形容華麗的馬鞍。
2.喻優厚的待遇。
1.喻水浪如崖似岸。
1.玉飾的有足之盤。
2.玉飾的幾案。
1.鑲玉的劍柄。借指寶劍。
1.比喻文辭優美的詩篇。
1.盆栽植物名。又名千年柏,俗稱萬年松。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十.玉柏》。
1.筍的別名。
1.筍的別名。
1.硯名。
1.亦作"玉版鲊"。
2.用鳣﹑鱘制成的魚干。宋梅堯臣有《和韓子華寄東華市玉版鲊》詩。
1.亦作"玉板"。
2.古代用以刻字的玉片。亦泛指珍貴的典籍。
3.特指上有圖形或文字,象征祥瑞﹑盛德或預示休咎的玉片。
4.一種光潔堅致的宣紙。
5.筍的別名。 6.鳣的別名。 7.美稱擊節的拍板。 8.喻冰塊。
1.見"玉板師"。
1.法帖名。晉王獻之書《洛神賦》真跡。南宋時高宗得九行,賈似道復得四行,共十三行。由廖瑩中刻于玉石,因名。參閱清姜宸英《湛園題跋》﹑張廷濟《清儀閣題跋》。
1.鳣的別名。
1.道教語。胞胎。
1.玉帶名。
2.牡丹的一種。
3.曲名。見元散曲。
1.亦作"玉梘"。亦作"玉杯"。
2.玉制的杯或杯的美稱。
3.《漢書.董仲舒傳》"說《春秋》事得失,《聞舉》﹑《玉杯》﹑《蕃露》﹑《清明》﹑《竹林》之屬,復數十篇。"顏師古注"皆其所著書名也。"后因泛稱重要著作為"玉杯"。
4.牡丹的一種。
1.刀鞘上部近口處的玉飾。
1.玉笏。
1.白鼻赤毛的馬。
1.玉制的湯匙。
1.帝王宮殿的臺階。
2.指朝廷。
1.白嫩的手臂。多用以美稱女子的臂腕。
1.一種玉制的臂飾。
1.巨藕名。
1.古謂玉圭化石。為不祥之兆。
1.玉制的杓子。
2.指北斗柄部的玉衡﹑開陽﹑搖光三星。
1.指玉飾的劍柄。
1.玉飾的馬勒。
2.借指玉馬,以喻賢者。
1.玉和冰。比喻潔白。
2.比喻清澈的水。
1.器物玉質的把柄。
2.泛指器物精美的把柄。
3.指麈尾。
4.指手臂。
5.古代文士談論時,常執拂塵,因以指文士。
1.形容月光籠照下的水波。
1.《禮記.學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謂玉不加工,不成器皿◇以喻人不經過培養﹑鍛煉,不能成材。
1.《國語.周語中》"改玉改行。"韋昭注"玉,佩玉,所以節步行也。"后因稱合乎禮法的行步為"玉步"。
2.指女子的行步。
1.姻緣簿的美稱。傳說唐朝韋固夜過宋城,遇一老人于月下檢書,問之,乃人間姻緣簿。事見唐李復言《續幽怪錄·定婚店》。
1.即玉蟲。喻燈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