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面對危難﹐毫不恐懼。
1.佛教語。謂從反面來說明事理。與"表詮"共稱二詮。如說鹽,不淡是遮,云咸是表;說水,不干是遮,云濕是表。而謂遮者遣其所非,表者顯其所是。
1.巡察。
1.見"遮人眼目"。
1.謂遮掩別人的視聽,掩飾真情。
1.謂說話﹑做事多方掩飾,不爽快。
1.出色;了不起。
1.謂使用手法來掩蓋缺點﹑錯誤等。
1.謂用手遮在額前,以便遠望。
1.攔路訴說。
2.用言語掩飾錯誤﹑缺點等。
1.指堂屋內后半間的屏門。
1.遮蔽天空。形容事物體積龐大﹑數(shù)量眾多或氣勢旺盛。
1.遮蔽天空和太陽。形容事物體積龐大﹑數(shù)量眾多或氣勢盛大。
形容數(shù)量大,占據(jù)的面積大劉鄧大軍從四面八方,遮天蓋地,一擁而上,把他的十二萬人馬全打在網里了。
1.同"遮天蔽日"。
1.同"遮天蓋地"。
1.同"遮天蔽日"。
1.方言。雨傘。
1.猶棲身。
1.攔阻挽留。
1.偵察巡邏。罔,通"網"。
1.猶保衛(wèi)。
1.方言。掩飾;遮羞。
1.攔住,不讓通行。
1.用言語或行動遮掩羞恥﹑尷尬的景況。
1.指系在腰間遮蓋下身的布。比喻用以掩飾羞恥的事物。
1.傳說中的國名。國王為三國時的曹植。
1.見"遮檐"。
1.亦稱"遮沿"。
2.指帽子前面或四周突出的像房檐的部分。
3.指將手遮在額前所做的像帽檐一樣的手勢。
①掩蔽;覆蓋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竇娥的尸首。②掩蓋錯誤、缺點有錯誤就要改,不要遮掩。
1.見"遮人眼目"。
1.謂遮人眼目,裝模作樣。
1.指遮蔽或轉移別人的視線使看不清真相的手法。
1.遮蔽陽光。
2.指用來遮蔽陽光的用具。如布幔﹑竹簾﹑傘﹑帽檐等。
3.指為遮蔽陽光所作的手勢。
1.指帽檐較寬可以遮擋陽光照射的涼帽。
1.遮陽。遮蔽陽光。
2.遮蔽陽光的用具。
1.亦作"遮邀"。
2.攔截;邀擊。
1.攔截于要害之處。
1.攔阻;抑止。
1.亦作"輚路"。
2.臥車。
1.見"輚輅"。
1.沒有鞍具的乘馬。
1.沒有鞍具的牛。
1.謂不用鞍子騎馬。
1.亦作"虦貓"。
2.淺毛虎。
1.經過淬火工藝的鋼。
1.酒斟滿,捧觴蘸指甲。表示暢飲。
1.踮起腳跟站立。
1.猶吵醒。
小說家∮北豐潤人。女。早年生活于上海,1952年后去香港◇至美國加州大學中文研究中心任職。作品多取材于上和香港上層社會的生活,筆致秀逸,抒情色彩較濃。著有小說集《傳奇》、散文集《流言》等。
1.亦作"張榜"。
2.張貼文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