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遮掩別人的視聽,掩飾真情。
1.猶黍絫。
1.古代指極輕微的重量單位。
1.亦作"黍穟"。
2.黍的穗子。
1.見"黍穗"。
1.用黍米制成的糖。
1.種黍的田畝。
1.黍子和小豬。古代庶人秋天行薦禮時所進獻的祭品。語本《禮記.王制》"庶人春薦韭,夏薦麥,秋薦黍,冬薦稻。韭以卵,麥以魚,黍以豚,稻以雁。"
1.一種雜以黍米的肉羹。
1.相傳西周亡后,所有舊時的宗廟宮室盡為禾黍之地◇遂以"黍秀宮庭"作為感慨亡國之詞。語本《詩.王風.黍離序》"黍離,閔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過故宗廟宮室,盡為禾黍,閔周室之顛覆,仿徨不忍去。"
1.謂用黍子來擦拭桃子上的毛。《韓非子.外儲說左下》"孔子御坐于魯哀公﹐哀公賜之桃與黍﹐哀公曰'請用。'仲尼先飯黍而后啖桃﹐左右皆搑口而笑。哀公曰'黍者﹐非飯之也﹐以雪桃也。'仲尼對曰'丘知之矣。夫黍者五谷之長也﹐祭先王為上盛。果蓏有六﹐而桃為下﹐祭先王不得入廟。丘之聞也﹐君子以賤雪貴﹐不聞以貴雪賤。今以五谷之長雪果蓏之下﹐是從上雪下也﹐丘以為妨義﹐故不敢以先于宗廟之盛也。"后遂用作詠桃的典故。
1.用黍米熬成的糖漿。
1.黍米煮成的粥。
1.《尚書大傳》卷二"微子朝周,過殷故墟,見麥秀之蘄蘄兮……曰此父母之國。乃為《麥秀之歌》,曰'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我好仇!'"按,《史記.宋微子世家》亦載此事﹐"微子"作"箕子"◇因以"黍油麥秀"為亡國之痛的感嘆。
1.比喻微細之處。黍﹑銖均為輕微的重量單位。
1.黍子和牲后體的一部分。古代用于秋祀。
1.黍的子實。通稱黃米。
1.黍米棕子。
1.謂授職拜官。
1.開列姓名﹐張榜示人。
1.題字于碑額。
1.泛指官署。
1.記錄。
1.署名于章奏。
1.簽署劵約。
代理或兼任官職署理五河縣事|上頭委派人來署理。
1.暫攝原任。
1.代理或兼攝。
1.在文件末尾簽署。
1.在文書上題署官銜。
1.在文書上簽名﹐押字。
1.謂上書議事。因上書須署名﹐故稱。
1.代理官職。舊時官印最重要﹐同于官位﹐故名。
1.謂任用官吏。
1.即薯蕷。通稱山藥。
1.署理官職。
1.在紙末簽名。以簽押皆在文末﹐故有此稱。《南史·蔡廓傳》載蔡廓征為吏部尚書﹐"〔録尚書徐羨之〕曰'黃門郎以下悉以委蔡﹐吾徒不復厝懷﹐自此以上﹐故宜共參同異。'郭曰'我不能為徐干木署紙尾。'遂不拜。干木﹐羨之小字也。迅黃紙﹐録尚書與吏部尚書連名﹐故郭言署紙尾也。"
1.署印。因官印皆刻篆文﹐故名。
1.在文書上簽名。因簽名是為了防止作偽﹐字亦常為行草書﹐故亦名押字或畫押。
1.對他人的蔑稱。意謂低微下賤的人。
2.指鼠類。
又稱鼠標定位器”。一種常用的計算機輸入設備。外形像老鼠。用戶將其在平面上移動時,可控制計算機顯示屏幕上的光標進行移動,方便地進行菜單選擇及其他操作。
1.指鼠瘺。
1.即火浣布。據《海內十洲記.炎洲》載炎洲有火林山﹐山中有火光獸﹐大如鼠﹐毛長三四寸﹐或赤或白。取其毛緝以為布﹐時人號為火浣布﹐后人稱之為"鼠布"。
1.如老鼠行走。形容畏懼而小心謹慎。
1.鼬鼠的別稱。
1.指小葉的馬齒莧。
1.病名。俗稱"老鼠瘡"。中醫指瘰疬。參見"鼠瘺"。
1.見"鼠竄狼奔"。
1.像老鼠那樣驚慌逃走。
2.老鼠奔竄。
1.形容紛紛跑散。
1.像鼠狗那樣奔竄偷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