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臨終。
1.《莊子.齊物論》﹕"大言炎炎﹐小言詹詹。"成玄英疏﹕"炎炎﹐猛烈也﹔詹詹﹐詞費也。"后以"詹詹炎炎"形容喋喋不休之狀。
因疾病或中毒而導致暫時精神錯亂、胡言亂語、煩躁不安、意識障礙等癥狀。
1.病中神志不清﹐胡言亂語。
1.譫言囈語。
1.病中神志不清﹐胡言亂語。
2.泛指胡言亂語。
1.誕妄。
2.猶叨嘮。
1.謂嘵嘵不休。
1.水緩流貌。一說水深廣貌。
古澤名。因以為州名澶淵之盟。
北宋與遼(契丹)訂立的和約。1004年,遼軍南下深入宋境,宋宰相寇準力主抗戰(zhàn),勸真宗親征,真宗勉強至澶州(今河南濮陽)督戰(zhàn)。宋軍取勝,1005年1月,宋遼訂和約宋每年向遼輸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澶州又名澶淵郡,史稱澶淵之盟”。
1.水徐流貌。
1.困頓危險。
1.邅回,艱行不進貌。
1.見"邅回"。
1.跛足老虎。
1.謂路途艱難。
1.困頓散漫。
1.猶窮困。
1.見"邅途"。
1.亦作"邅涂"。
2.坎坷的道路。
1.見"邅迍"。
1.困頓危險。
1.亦作"邅屯"。
2.行走困難。
3.困頓,不順利。
1.參拜;瞻仰禮拜。
1.指有所顧慮而回避。
1.梔子花的異名。
1.梔子花的異名。
1.梔子花的異名。
1.梔子花的異名。
1.梔子花的異名。
1.即贍部洲。佛經(jīng)傳說四大部洲之一。
1.觀察。
1.仰望神馳。
期待九族共瞻遲。
1.猶仰戴。
1.見"瞻睹"。
1.拜見;晉謁。
1.考察地下古器物的人。指考古工作者。
1.謂向下看。
1.仰望。
1.亦作"瞻觛"。
2.觀看;看見。
1.朝見奏對。
2.舊土司名。有上﹑中﹑下之分,稱三瞻。上瞻對茹長官司,下瞻對安撫司,均清雍正六年(1728年)置;中瞻對長官司,乾隆十年(1745年)置。在今四川新龍一帶,地處雅礱江上游。宣統(tǒng)三年(1911年)置瞻對設治委員,辛亥革命后改為懷柔縣,不久改瞻化縣,1952年又改新龍縣。
1.恭敬侍奉。
1.復姓。傳說春秋宋景公時有瞻葛祁。見雷學淇校輯《世本.氏姓》。
1.富裕。瞻,通"贍"。
1."瞻前顧后"之省。形容有所顧慮,猶豫不決。
2.仰望;回顧。
3.觀看。
4.照應;看顧。
1.見"瞻前顧后"。
1.瞻仰;觀看。
1.唐李白《與韓荊州書》"白聞天下談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萬戶侯,但愿一識韓荊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唐韓朝宗曾作荊州長史,喜拔用后進,為時人所重◇因以"瞻韓"為初見面的敬詞,意謂久欲相識。
1.照顧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