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等候選用。
1.古代民俗于農歷八月一日(一說農歷八月十四日)制小錦囊盛朝露饋贈親友,謂用以拭目,可使眼明。
1.見"眼明手快"。
1.眼力好,動作快。
1.眼球內包圍在晶狀體﹑玻璃體等周圍的薄皮。
1.斜視的眼光。
1.泛指眼睛。
1.眼睛。
2.眼力;見識。
3.眼線;為人暗中察看情況并通風報信的人。
4.猶面目;臉面。亦喻外表。
5.喻義理關鍵之處。 6.喻指指揮軍隊的信號。
1.同"眼中釘"。
1.眼睛。
1.形容急切盼望。
2.眼望著,無可奈何。
1.即眼胞。
1.眼睛周圍能開閉的皮。
2.猶眼界。
1.形容目光短淺。
1.見"眼皮子底下"。
1.眼皮跳動。舊時迷信,以為兇兆。
1.眼前;身邊。
1.方言。謂看不起人。
1.方言。形容目光短淺。
1.猶瞥見。
1.形容凄涼悲傷的神情。
1.眼睛的神色。
2.方言。謂看見美好的事物極為羨慕并想得到。
1.眼睛面前;跟前。
2.目下;現時。
1.比喻當前的困難。
1.比喻花招,手段。
2.瞬即凋謝的花朵。比喻一時的榮華。
1.一時的快樂。
1.目前的苦頭或損失;一時的挫折。
1.指新歡。
2.指當時有關人士。
1.形容目光短淺,易為外界事物所左右。
1.形容面孔瘦削。
1.猶青眼。謂以正眼相看表示重視。
2.眼睛睜著。形容精神興奮。
1.形容睜著眼,無可奈何。
1.以眉眼傳情。
1.眼眶。
1.眼淚的別名。
1.羨慕;眼紅。
1.眼球。
1.謂見外界事物后易動感情。
1.蒙眼的紗巾。
1.瞬間。形容極短的時間。
1.亦作"眼稍"。
2.靠近兩鬢的眼角。
1.見"眼梢"。
1.道教語。主管視覺器官的神明。
2.眼睛的神態。
3.眼力;眼光。
4.方言。眼色。
1.對所見的人或物不認識或不熟悉。
2.指不認識或不熟悉的人。
3.指暗探。
1.廣東省高要縣端溪所產硯石中絕品的一種。
1.見"眼時下"。
1.方言。現在;目前。
1.佛教語。謂眼睛對客觀世界的認識。
2.眼光;見識。
1.眼眵的通稱。
1.眼色;眼睛的神態。
1.謂似曾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