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稱外家拳”。武術門派之一。源于唐代少林寺而得名。具有剛健有力、樸實無華、招勢多變、內靜外猛、利于技擊等特點。技法以進攻為主。拳術套路有大紅拳、小紅拳、羅漢拳、梅花樁、七星拳、炮捶等,還有技擊散打、氣功和以棍術見長的各種器械術。
1.見"避喧"。
1.回避辭讓。
1.謂避讓美色。
2.謂妍麗不及對方,避免與之比賽。
1.謂避世人議論。
2.謂他人以惡相加或口出不遜則走避之。
1.逃避暑熱。
1.隱蔽,不易被人發現。
1.避災。
1.小說故事。唐僧師徒取經,孫悟空欲去化齋,恐妖怪乘機而來,即取金箍棒就地劃了一圈,請唐僧坐在中間,對唐僧道"老孫畫的這圈,強似那銅墻鐵壁,憑他甚么虎豹狼蟲﹑妖魔鬼怪,俱莫敢近。"事見《西游記》第五十回◇人稱此圈為"避妖圈"。
1.伸出指頭指著。
1.圖章,印章。
1.行走貌。
1.互相碰撞。
1.拘謹貌。
1.捉弄,戲侮。
1.憂郁貌;憂傷貌。
2.衰疲貌。
1.憂傷。
1.委頓;疲乏。
1.困頓虛弱貌。
1.即拍板。樂器名。用來打拍子。
1.草名。睡菜之別名。
1.寬裕貌。
2.舒緩貌。
①形容舉止舒緩從容。②(物力、財力、能力等)很寬裕,用不完大教室里坐五十個學生綽綽有余。
1.同"綽有余裕"。
1.猶忽的■然,一下子。
1.一種可以置于架上或幾上的燈。
外號;諢名林沖綽號豹子頭。
1.看見;望見。
1.順著線索。
1.闊綽。
1.寬大貌。
1.猶端立。
1.指軍中巡哨的騎兵。
1.即綽路馬。
1.諢名,綽號。
1.抓起;舉起。
2.豎起。
1.猶俊俏。
1.逗趣;取樂。
1.同"綽有余裕"。
2.形容寬裕﹑富馀。
1.打掃;收拾。
1.婉美的姿態。
1.見"綽楔"。
1.亦作"綽削"。亦作"綽屑"。
2.古時樹于正門兩旁,用以表彰孝義的木柱。
3.明清官署牌坊。
1.見"綽楔"。
1.謂卓然出眾。
1.同"綽有余裕"。
2.形容態度從容。
1.《孟子.公孫丑下》"我無官守,我無言責也,則吾進退豈不綽綽然有余裕哉?"趙歧注"進退自由,豈不綽綽然舒緩有余怎?綽﹑裕,皆寬也。"后因以"綽有余裕"形容態度從容﹑不慌不忙。
2.用以形容寬裕﹑富馀。
1.寬裕。
體態柔美的樣子綽約多┳耍其中綽約多仙子。
1.古代背心之別稱。
2.金代婦女所服的套衣。
1.見"輟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