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求神賜福。
1.梵語namas的音譯。也譯為"南無"。意為致敬﹑歸敬﹑歸命。是佛教徒一心歸順于佛的用語。
1.見"囊囊突突"。
1.亦作"囊囊咄咄"。
2.猶嘮嘮叨叨。囊,同"囔"。
1.把人裝入袋中打死。
1.猶囊笥。古代讀書人多用以裝書籍文稿,故亦借指書籍。
2.袋子與箱子。
1.裝琴入袋。
2.囊中之琴。
1.晉阮孚持一皂囊游會稽,客問囊中何物,曰"但有一錢守囊,恐其羞澀。"見宋陰時夫《韻府群玉.陽韻》◇因以"囊澀"謂身無錢財(cái)。
1.指韓信囊沙破敵之計(jì)。楚漢戰(zhàn)爭時韓信與楚將龍且隔濰水而陣~信夜令人以萬馀囊盛沙,壅水上流,然后引軍半渡,進(jìn)擊龍且。既戰(zhàn),佯敗退走。且追信渡水,信使人決壅囊,水大至,龍且軍大半不得渡,信乘機(jī)擊殺且,大破楚軍。見《史記.淮陰侯列傳》。
1.《新五代史·伶官傳序》"世言晉王之將終也,以三矢賜莊宗(后唐莊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與吾約為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梁。此三者,吾遺恨也。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莊宗受而藏之于廟。其后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請其矢,盛以錦囊,負(fù)而前驅(qū),及凱旋而納之。"后以"囊矢"為出征復(fù)仇的典實(shí)。
1.古代的一種酷刑。以袋蒙首,使之窒息而死。
1.囊中書札。
2.以袋盛書。
3.猶囊封,封事。
1.袋子與箱籠。古代讀書人多用以裝書籍文稿。
1.陰囊收縮。
1.古代酷刑。以物蒙蓋頭部。
1.古代利用江河水流破敵的一種戰(zhàn)術(shù)。
1.囊括吞食。
1.袋子。
2.借指糧倉﹑糧庫。
3.囊括;聚集。
4.指行李財(cái)物。
5.窩藏,包庇。亦以喻庇護(hù)所。 6.猶勾結(jié)。
1.猶囊空如洗。
1.猶囊空。
1.漢王吉(字子陽)為官清廉,離任無馀財(cái),所載僅一囊衣而已。見《漢書.王吉傳》◇以"囊衣"為居官不蓄財(cái)?shù)牡鋵?shí)。
借助裝在袋里的螢火蟲或積雪反射的光讀書。形容刻苦攻讀古人囊螢映雪苦讀的事例為后代所稱頌。參見囊螢”、映雪囊螢”(842頁)。
1.裝入囊中運(yùn)走。猶言盡其所有而取之。
1.豬胸腹部的肥而松的肉。
1.指智謀。
比喻像囊中可以不費(fèi)力氣就取得的東西我要他手里的東西,如取囊中物而已。
1.貯于袋中的物品。
1.囊中所裝。指盛于囊中的財(cái)物。
1.比喻顯露才華。
1.行李。
1.封事。
1.詈詞。(如畜生般)吃糠。
1.詈詞。(如畜生般)吃糟糠。
2.詈詞。指吃糟糠的畜生。
1.昔時;往日。
1.前代。
1.古代,往古。
1.指久交之情。
2.指陳跡。
1.舊時的同僚。
1.先人或先賢的功業(yè)。
2.指前人或先賢。
1.指前人的名篇佳句。
1.往日,以前。
1.往年。
1.以前的體例﹑規(guī)模。
從前;過去追思曩昔。
1.宋代西夏國主名。曩霄本名元昊,宋賜姓趙◇不甘臣宋,于公元1038年稱帝,國號大夏。在帝位十一年卒。見《宋史.外國傳一.夏國上》◇用為背叛不臣之典。
1.往代;前代。
1.往年。
1.先哲;古之哲人。
1.詈詞。猶膿包﹐廢物。
1.亦作"攮血刀子"。
2.詈詞。挨刀的。
1.詈詞。吃糠。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