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詩.小雅.巷伯》"哆兮侈兮,成是南箕"毛傳"魯人有男子獨處于室,鄰之厘婦又獨處于室。夜,暴風雨至而室壞,婦人趨而托之,男子閉戶而不納。婦人自牖與之言曰'子何為不納我乎?'男子曰'吾聞之也﹐男子不六十不閑居。今子幼,吾亦幼﹐不可以納子!'婦人曰'子何不若柳下惠然?嫗不逮門之女﹐國人不稱其亂。'男子曰﹕'柳下惠固可﹐吾固不可。吾將以吾不可﹐學柳下惠之可。'"后因稱拒近女色的人為"魯男子"。
2.漢孔融曾自稱"魯國男子"。《后漢書.楊彪傳》﹕"時袁術僭亂﹐操(曹操)托彪與術婚姻﹐誣以欲圖廢置﹐奏收下獄﹐劾以大逆……融(孔融)曰﹕'……今橫殺無辜﹐則海內觀聽﹐誰不解體!孔融魯國男子﹐明日便當拂衣而去﹐不復朝矣!'操不得已﹐遂理出彪。"后因以"魯男子"稱不畏強暴的有節之士。
1.削減。
1.謂免官降職。
1.猶鐫譙。
1.降級﹔降職。
1.責問查究。
1.猶勸戒。
1.猶言憑空穿鑿﹐不切實際。
1.在金石上雕刻文字。多用于表彰人物的功業﹑事跡。
1.雕琢磨礪。
1.雕鏤。
1.鑿去﹐消除。
1.銘記﹔銘刻。
1.亦作"鐫磨"。
2.雕刻﹔磨磋。
3.比喻道德文章的砥礪錘煉。
1.謂精心構思﹐刻意雕琢文辭。
1.雕刻印刷的底板。
1.詰責。
1.詰責。
1.比喻砥礪切磋。
1.刻寫的標記。
1.告誡﹐勸說。
1.減少﹐削弱。
1.猶裁減。
1.在金石器物上刻寫。
1.猶銘心。
1.刻板印行。
1.亦作"鐫印"。
2.雕版印刷。
3.比喻牢牢記住。
1.勸戒訓諭。
1.刊載﹐記載。
1.雕刻。
2.比喻刻意修飾文字。
1.降低官職﹐追究責任。
2.指摘﹔斥責。
1.降職。
1.雕鑿修理。
1.亦作"鐫秩"。
2.謂降級或降職。
1.謂皇帝的愛好。
1.免除;廢除。
1.革除敝政,崇尚雅道。
1.指免除積欠的租稅。
1.清洗腸子。
1.消除酒病。酲,酒醉醒后困乏如病。
1.免除(賦稅等)。
1.潔凈身體,具備酒食以祭祀。語出《詩.小雅.天保》"吉蠲為饎,是用孝享。"毛傳"蠲,絜也。饎,酒食也。"鄭玄箋"謂將祭祀也。"
〈書〉免除~舊例。
1.謂免除租稅,借放錢糧。
1.消除;廢除。
1.清除,除去。
1.免除丁口錢。
1.明法。使法令嚴明。
1.消除煩惱。
1.免罪釋放。
2.免除。
1.犀骨制的一種妝飾品。相傳帶之能使人消除忿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