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莊子.人間世》"匠石之齊,至于曲轅,見櫟社樹,其大蔽數千牛,絜之百圍,其高臨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為舟者旁十數。觀者如市,匠伯不顧,遂行不輟。弟子厭觀之,走及匠石,曰'自吾執斧斤以隨夫子,未嘗見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視,行不輟,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為舟則沈,以為棺槨則速腐,以為器則速毀,以為門戶則液樠,以為柱則蠹,是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壽。'"后因以"櫟散"比喻無用之材。多作為謙詞。
1.奸邪利口。
1.奸邪諂媚。
2.指奸佞的人。
1.奸佞巧詐。
1.小人,奸佞的人。
1.奸佞的小人。
1.猶陰險。
1.奸邪的人。
1.亦作"憸崄"。
2.奸邪險惡。
1.奸邪,邪惡。
2.指奸邪的人。
1.邪說。
1.奸邪諂媚。
1.奸邪猜忌。
1.奸邪的小人。
1.細致明察。
1.古神話中御月運行的女神。
1.見"孅趨"。
1.猶小兒。對人輕蔑之稱。
1.細微。
1.我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之一。
1.亦作"孅趍"。
2.巧佞諂媚。
1.巧佞小人。
1.纖細柔弱。
1.猶慳吝。
1.微小。
1.手纖細貌。
2.泛指纖細貌。
1.險佞﹔奸邪。
1.見"襳飾"。
1.象服。指繡繪著彩色花紋的衣服。
1.亦作"?褵"。
2.古代婦女上等衣服上用作裝飾的長帶。
1.亦作"?襹"。。
2.毛衣羽毛豐盛貌。
1.亦作"襳飭"。
2.盛飾。一說為首飾。
1.上蒼的賜予。
1.玄冥。雨師。一說水神。
1.沉靜無為。
1.亦作"閑安"。
2.幽閑安樂。
1.亦作"閑奧"。
2.幽深。
1.亦作"間拔"。
2.謂按一定的間隔拔去多馀的苗。
1.亦作"閑伴"。
2.清閑中的伙伴。
1.毀謗。
1.亦作"間壁"。
2.隔壁。
3.隔著墻壁。
1.亦作"間編"。
2.編次雜亂。
1.亦作"間別"。
2.差別。
3.離別。
1.亦作"間冰期"。
2.兩個冰河期之間相對溫暖的時期?,F在就處在間冰期,這個時期已開始一萬多年了。
1.亦作"閑博"。
2.熟習博通。閑。通"嫻"。
1.亦作"間不容發"。
2.形容事物之間距離極小或事物很精密。語出《大戴禮記.曾天子圓》"律居陰而治陽﹐歷居陽而治陰﹐律歷迭相治也﹐其閑不容發。"
3.比喻時間緊迫,事機危急。
1.亦作"間不容緩"。
2.猶言刻不容緩。
1.亦作"間不容礪"。
2.謂磨治的時間也沒有。形容時間的短促。
1.亦作"間不容縷"。同"閑不容發"。
1.亦作"間不容瞚"。
2.謂眨眼的時間都沒有。形容時間的短促。
1.謂喘息的時間都沒有。形容時間短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