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比喻順著情勢改變態度;見機行事。
1.亦作"?器"。
2.溲便之器。
3.古代洗沐用具。
1.亦作"?裘"。
2.家居常穿的皮衣。
1.輕慢無禮的人。
2.寵幸的人。
1.猶輕視。
1.亦作"褻玩"。
2.親近而玩弄。
1.亦作"?味"。
2.指平素嗜好的食品。
1.見"褻污"。
1.輕慢侮弄。
1.親近寵幸。
2.輕慢,不莊重。
1.亦作"?刑"。
2.謂輕率用刑。
1.親近寵幸。
1.輕慢狎謔。
1.內衣,貼身之衣。
2.臟衣。指已穿過的衣服。
3.私服,家居的便服。
1.污穢的語言。
1.親近侍從的人。
1.輕慢而違禮。
1.日常的飲食。
1.褻瀆尊嚴。
1.輕薄或淫穢的言詞。
1.見"媟黷"。
1.見"媟黷"。
1.亦作"媟瀆"。亦作"媟嬻"。
2.褻狎;輕慢。
3.淫穢。
1.狎昵。
2.指狎昵親近的小人。
1.亦作"媟慢"。
2.輕薄,不莊重。
3.褻瀆,輕慢。
1.見"媟嫚"。
1.猶玷污。
1.狎昵;不莊重。
2.淫狎。
1.戲謔。
1.輕薄;猥褻。
1.輕薄或淫穢的言詞。
1.亦作"屧廊"。
2.即響屧廊。春秋時吳宮廊名。廊中地面用梓木板鋪成,行走有聲。
3.泛指屋前走廊。
1.巾箱本的別稱。因其可藏于袖內,故稱。亦泛指版式較小,便于攜帶的書本。
1.形容迫不及待與人爭斗。
1.可藏在袖中的小巧畫軸。
1.亦作"袖錘"。
2.袖中暗藏鐵椎。魏安禧王二十年,秦圍趙,魏使晉鄙領兵救趙,鄙按兵不動。魏公子信陵君以計盜兵符,用夷門隱士侯生策,使"朱亥袖四十斤鐵椎,椎殺晉鄙",奪其軍,進擊秦兵,解邯鄲之圍。事見《史記.魏公子列傳》◇遂用為典故。
1.衣袖,衣服套在胳膊上的筒狀部分。
1.釉水。
化學式agbr。淡黃色晶體或粉末。溶于濃氨水、硫代硫酸鈉等,微溶于媳水、碳酸氨溶液,不溶于水、乙醇、酸。一般由硝酸銀溶液逐漸加入溴化鉀而得。可制感光材料等。
化學式hbro3。溴的含氧酸。無游離狀態,只存在于溶液中。無色或微黃色液體,室溫或在黑暗中放置會變黃。100°c時分解。在溴水中通入氯氣或用稀鹽酸處理溴酸鋇可得。用作氧化劑。
1.亦作"褲兜"。
2.褲子上的口袋。
1.亦作"褲管"。
2.褲腿。
1.亦作"褲角"。
2.褲腿的最下端。
1.腰帶上的飾具。
1.亦作"褲口"。
2.褲管的邊緣。
3.褲管。
1.對地方官吏善政的稱頌。
1.指裦褶。
1.亦作"褲筒"。
2.褲腿。
1.亦作"褲腿"。
2.褲子穿在兩腿上的筒狀部分。
3.舊時纏足婦女于褲下另制布的筒狀物縛于踝間,前遮足面,后蔽足根。
1.亦作"褲襪"。
2.隋唐時稱膝褲(罩在足上的無底襪)為"裦襪"。
1.見"裦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