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荷葉。
1.臨水修禊﹐宴飲行樂。
1.問候尊長起居;問好。
1.見"問安視膳"。
1.《禮記.文王世子》"文王之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雞初鳴而衣服,至于寢門外,問內(nèi)豎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內(nèi)豎曰'安。'文王乃喜。乃日中又至,亦如之;及莫又至,亦如之。其有不安節(jié),則內(nèi)豎以告文王。文王色憂,行不能正履,王季復膳,然后亦復初。食上,必在視寒暖之節(jié);食下,問所膳。"后因以"問安視膳"為兒子侍奉父母的禮法,即每日必問安,每食必在側(cè)。
1.審問案件。
1.詢問辨識。
1.問候病人。
1.占卦。迷信者用以推斷吉兇,解決疑難。
1.策問『以來試士,以政事﹑經(jīng)義等設問寫在簡策上使之條對,后稱試士的考題為策問。
1.審察。
1.猶參禪。
1.問這問那。多形容關(guān)切。
1.詢問年齡。
1.發(fā)問和回答。
1.問。當,語助詞。
1.請教道理﹑道術(shù)。
2.猶問路。
3.問,詢問。道,語助詞。
語出韓愈《答陳生書》足下求速化之術(shù),不于其人,乃以訪愈,是所謂借聽于聾,求道于盲。”向瞎子問路,比喻求教于無知的人。
1.黑暗。指沒有光亮。
1.謂烏鴉頭變白。比喻不可能實現(xiàn)的事。
1."烏頭白馬生角"的略語。
1.《漢書.朱博傳》"﹝御史府﹞列柏樹,常有野烏數(shù)千棲宿其上,晨去暮來。"后以"烏柏"借指御史府。
1.用黑油涂飾的船。榜,船槳。借指船。
1.元末明初文學家高明以文為戲,撰《烏寶傳》以諷世人。烏寶隱指當時通行的楮幣。
1.鬢發(fā)烏黑,指年少。
1.毛色青白相雜。
傳說小烏鴉能反哺老烏鴉,因以喻人子奉養(yǎng)父母馬馳未覺西南遠,烏哺何辭日夜飛。
1.《晉書.謝尚傳》"尚為政清簡,始到官,郡府以布四十匹為尚造烏布帳。尚壞之,以為軍士襦褲"◇因以"烏布帳"為為政講究排場之典。
1.相傳古時發(fā)明博戲的人。
2.相傳為發(fā)明磚的人。
1.指神話傳說日中的三足烏和月中的蟾蜍。
2.指日月;時光。
1.指曲受潮發(fā)霉后中心部位孔的周圍變成黑褐色。
1.古名酒產(chǎn)地。有二說一謂在豫章康樂縣(今江西省萬載縣)烏程鄉(xiāng),一謂在湖州烏程縣(今浙江省湖州市)。亦指美酒。
1.佳釀名。
1.肉脯。
1.毛色黑白相雜的馬。
1.古代云南少數(shù)民族名。即烏蠻。參見"烏爨弄"。
1.古代云南少數(shù)民族烏爨族的樂曲。
1.舊稱廣東的一種水上居民。
1.藥物名。以茶為原料制成。可敷治小兒諸瘡。始制自東南亞國家,我國仿造后改名為"孩兒茶"。
1.烏爹泥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土.烏爹泥》。
1.黑色大豆,俗稱黑大豆。可作豆豉或入藥。
1.烏頭之毒。特指箭毒。
1.以南燭草液汁浸米煮成之飯,其色青碧,故稱。亦指以楊桐葉﹑烏桕葉等液汁染黑的飯。道家謂久服可強身延年。釋家亦于四月八日造之,以供佛。又名青精飯﹑青?飯。
1.謂光陰流逝。烏,指日。兔,指月。
1.《漢書.朱博傳》"是時御史府吏舍百余區(qū),井水皆竭;又其府中列柏樹,常有野烏數(shù)千棲宿其上,晨去暮來,號曰'朝夕烏'。"后因稱御史府為"烏府"。
1.見"烏腸"。
東非內(nèi)陸國。面積2
3.85萬平方千米。人口1930萬(1995年)。首都坎帕拉。全境為高原,多河流湖泊、沼澤,有東非高原水鄉(xiāng)”之稱。地跨赤道,因地勢高,氣候溫暖。農(nóng)業(yè)為經(jīng)濟支柱,主要產(chǎn)咖啡。非洲主要淡水魚生產(chǎn)國之一。
1.古時婦女涂唇的化妝品。
1.即烏號弓。
1.黑骨頭的雞。可入藥,治多種疾病。
1.黑釉瓦罐。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