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用于防御的器械。
摔跤運動之一。古稱角力、角fe31!⑾嗥恕⒄跤等。常用方法有背、別、挑、纏、揣、踢、擰、摟、彈、掰、插閃、抱腿、勾腳等,以將對手摔倒為勝。比賽分三局,每局三分鐘。此外還有中國民族形式的摔跤,如蒙古族摔跤、朝鮮族摔跤、藏族摔跤、維吾爾族摔跤等。
1.指熟悉中國情況的外國人。
原名《中國通史簡編》。書名。范文瀾編著。1941年在延安初版。建國后,經修訂出版了前三編共四冊。1978年改名《中國通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共十冊,五至十冊由蔡美彪等續寫。是最早運用馬克思主義系統論述中國歷史發展過程的通史著作之一。寫法夾敘夾議,文字簡潔生動,深入淺出。
簡稱同盟會”。中國資產階級的革命政黨。1905年在孫中山倡導下成立于日本東京。孫中山被推舉為總理。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為綱領。發刊《民報》,并在國內外建立支部和分會,聯絡華僑、會黨和新軍。在政治思想上對改良派展開論戰,并先后發動了一系列武裝起義。辛亥革命后,同盟會本部由日本遷回國內。1912年8月改組為國民黨。
簡稱《中圖法》。北京圖書館等三十六個單位編制。1975年出版,1980年修訂重版。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哲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綜合性圖書”五大部部類基礎上,列編二十二大類。標記符號采用拼音字母和數字相結合的混合號碼。是我國使用較廣泛的一部圖書分類法專著。
1.中國傳統棋種。由古代博戲發展而成。《楚辭.招魂》即有"象棊"一語。唐寶應年間(762--763)出現的寶應象棋,與現行的體制已經接近,至南宋便完全相同。宋劉克莊有《象弈一首呈葉潛仲》詩,敘述象棋各子的弈法特點和戰略戰術。明清兩代名家輩出,有大量棋譜刊印。解放后,列為我國體育運動比賽項目。
魯迅著。二十八篇,系作者1920-1924年在北京大學講授中國小說史的講義。書中對從上古神話到清末譴責小說的中國歷代小說進行了精辟的論述,總結了中國小說的歷史發展和成就,是中國小說史的開山之作◇編入《魯迅全集》。
中國的醫科大學。校址在北京。前身為協和醫學堂,后數易其名,一度停辦,1979年復校,改名中國首都醫科大學,1985年改現名。設有醫學、護理和醫學實驗技師等專業。醫學專業學制為八年。
也稱中國研究”、漢學”。國外對中國研究的統稱。有廣狹兩義。廣義指研究中國的哲學、宗教、歷史、政治、經濟、藝術、語言等各門社會科學和部分自然科學;狹義指研究中國的文獻、語言和文學。在現階段,中國學的研究重心是當代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
著名圖論問題之一。郵遞員從郵局出發送信,要求對轄區內每條街,都至少通過一次,再回郵局。在此條件下,怎樣選擇一條最短路線?此問題由中國數學家管梅谷于1960年首先研究并給出算法,故名。
1.通稱北京猿人。世界著名猿人化石。1927年首次在我國北京周口店龍骨山洞穴內發現。經古地磁法測定,其絕對年代不少于六十九萬年。
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日本于1942年春進攻緬甸。中國政府應英國政府要求,于同年2月組成中國遠征軍開赴緬甸前線。在對日作戰中予日軍以沉重打擊,后因日軍大量增兵而失利。同年9月主力撤至滇西怒江東岸,后重建司令部;另一部撤至印度東北部,改稱駐印軍。1945年1月,遠征軍兩支部隊在緬北會師,打通中印公路,為盟軍在緬甸的最后勝利奠定基礎。
中國的民主黨派之一。1925年成立。主要由歸國華僑組成。參加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為參政黨之一。
群眾性體育組織。1973年成立。次年加入國際中學生體育聯合會。主要活動有組織全國性中學生的體育競賽,參與國際中學生的體育競賽,進行體育科學研究等。會址設在北京。
1.中國的文字。特指漢字。
簡稱左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文學界的組織。1930年3月2日成立于上海。領導成員有魯迅、夏衍、馮雪峰、馮乃超、丁玲、周揚等。曾團結和組織進步作家,反擊國民黨當局的文化圍剿”,介紹和傳播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批判各種資產階級文藝思潮。1936年初,為了建立文藝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自動解散。曾出版機關刊物《萌芽月刊》、《前哨》、《北斗》、《文學月報》等。
1.果實的中間一層果皮,如桃﹑李等多汁可吃的部分。
1.內病。
1.藏蓄于內心。
1.因受涼而生病。
2.中醫病癥名。
1.指東漢。
2.中天云漢。喻朝廷。
1.中等規格。
1.盛夏。
1.宮中的小門。
1.中庸之道的主要內涵。儒家認為能"致中和",則天地萬物均能各得其所,達于和諧境界。
2.中正平和。
3.道教語。指元氣。
4.化學﹑物理名詞。(1)指相當量的酸和堿互相作用生成鹽和水。(2)指抗毒素或抗毒血清跟毒素起作用,產生其他物質,使毒素的毒性消失。(3)指物體的正電量和負電量相等而不顯帶電現象的狀態。
1.北京故宮三大殿之一。在太和殿后,蓖殿前。明初建,原名華蓋殿,后改名中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重建,改名中和殿。為帝王舉行大典時演習禮儀之地。
1.唐德宗貞元五年,下詔廢除正月晦日之節,以二月初一為中和節。是日民間以青囊盛百谷瓜果種互相贈送,稱為獻生子。里閭釀宜春酒,以祭勾芒神,祈求豐年。百官進農書,表示務本。見《新唐書.李泌傳》。
1.唐樂曲名。
1.唐樂舞名。
1.明清兩代大樂,用于祭祀和大朝會﹑大宴饗。
1.河的中央;河中。
2.指黃河中游。
1.同"中和"。
1.古代臣子上賀表,例有"誠慶誠賀,頓首頓首"或"誠歡誠慶,頓首頓首"一類的套語,表示棕◇人編印文集時,每將其省略,夾注"中賀"二字代之。宋人文集中所載賀表,多有其例。
1.指中等資產的人家。
1.古代華夏族多建都于黃河南北,以其在四方之中,因稱之為中華◇各朝疆土漸廣,凡所統轄,皆稱中華,亦稱中國。
2.指中原。
3.古時對華夏族﹑漢族的稱謂。
袁世凱恢復帝制時的國號。詳洪憲帝制”(560頁)。
簡稱民國”。1912-1949年中國國家的名稱。1911年武昌起義后,各省響應。1912年1月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結束了兩千多年來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資產階級的政權,稱中華民國。此后,政權先后落入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閥和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新軍閥手中。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的領導下,于1949年推翻了代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國民黨政府,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各民族的總稱。現有五十六個民族,總人口約113億(1990年),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有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歷史。中華民族勤勞勇敢,共同開發遼闊的疆域,留下了優秀的文化遺產。各民族之間互相依存,共同為發展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作貢獻。中華民族與世界各族人民友好往來,促進了世界文明的發展。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維護民族尊嚴,以嶄新的面貌參與國際事務,建設現代化國家。
簡稱全國僑聯”。全國歸國華僑和僑眷的群眾團體。1956年10月在北京成立。主要任務是,維護歸僑、僑眷和僑胞的合法權益,團結他們積極為祖國服務,為改革開放和促進祖國統一多作貢獻。
全國性的群眾體育組織。1949年10月由原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改組而成。實行團體會員制,在各省(自治區)、市、縣建立地方體育分會。各項全國性運動協會和各產業、系統體育協會均為其團體會員。
簡稱全國學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全國各高等和中等學校學生會的聯合組織。全國青聯的團體會員。1949年成立,前身為中華民國學生聯合總會。
簡稱中國”。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社會主義國家。在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側。面積960萬平方千米。人口113億(1990年)。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族約占總人口93%。通行漢語。全國劃分為四個直轄市、二十三個省、五個自治區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在我國恢復行使主權后設特別行政區。首都北京。地勢西高東低,形成三個階梯。山地占三分之二,平原占三分之一。地跨熱、亞熱、溫三帶。煤、石油等自然資源豐富。歷史悠久,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即五星紅旗”。旗面為紅色,左上方綴黃色五角星五顆。1990年頒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
即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執行機關,也是中國最高行政機關。組成人員有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各若干人,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每屆任期五年。行使憲法賦予的領導全國行政工作的職權。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同日公布,自1987年1月1日起施行。共九章一百五十六條。規定基本原則、公民(自然人)、法人、民事法律行為和代理、民事權利、民事責任、訴訟時效、涉外民事關系的法律適用等。
1991年4月9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同日公布施行。共四編二十九章二百七十條。第一編總則,規定民訴法的任務、適用范圍和原則,管轄,審判組織,回避,訴訟參加人,證據,期間和送達,調解,財產保全和先予執行,對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訴訟費用;第二編審判程序;第三編執行程序;第四編涉外民事訴訟程序的特別規定。
中國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和中國人民解放軍選出的代表組成。每屆任期五年。第一屆從1954年開始,到1997年已歷八屆。選出常務委員會為其常設機關。行使憲法賦予的立法權等一系列職權。
1991年9月4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同日公布,自1992年1月1日起施行。共七章五十六條。規定國家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不受侵犯;對未成年人有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
我國的根本法。從1954年至1982年,我國共頒布了四部憲法。現行憲法由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于1982年12月4日通過,有序言和四章一百三十八條。憲法把四項基本原則作為總的指導思想,規定國家的根本任務是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要求所有公民和社會組織都以憲法作為根本的活動準則,承擔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的責任。1988年和1993年全國人大又分別對1982年憲法作了兩次修正。
1979年7月1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6日公布,自1980年1月1日起施行。共二編十三章一百九十二條。1997年3月14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修訂,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共二編十五章和附則,四百五十二條。第一編總則,規定刑法的任務、基本原則和適用范圍,犯罪,刑罰,刑罰的具體運用等;第二編分則,規定桅國家安全罪,桅公共安全罪,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侵犯財產罪,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桅國防利益罪,貪污賄賂罪,瀆職罪,軍人違反職責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