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同"毫發絲粟"。
1.腌制的酸瓜。
1.牽連。
1.鏟除。
1.竹筍的別稱。
1.舊時的一種輪式手搖水車。
1.猶掃除,沖刷。
1.方言。蝗的一種,俗稱尖頭蝗。
1.一種玩具。用泥土塑成動物等形象,當中穿線,用以抽拉,發出響聲。
手工工具,條形,橫截面有扁平形、半圓形、三角形等不同形狀。主要用來刮去工件表面的量金屬,提高工件的外形精度和光潔度。
1.除掉。
1.謂大風掠地。
2.猶席卷。
3.喻搜刮無余。
1.曲牌名。在南曲和北曲中都屬黃鐘宮,北曲用之較多。一般用在黃鐘套曲內。如昆劇《麒麟閣.三擋》中秦瓊見賀方時所唱"這馬兒一聲聲不住嘶"即是。
2.掠地大風。
比喻搜刮民財。
1.猶狠毒。
1.猶聒耳。刺耳。
1.猶發掘。
1.吹風。
2.喻做事不從實際出發,一哄而起。
把子宮口擴大,用特制的醫療器械去掉胚胎或子宮的內膜。刮宮手術多用于人工流產。
1.原指培養人才時磨礪而使之高尚純潔。
2.喻深入研討,力求臻于精湛。
3.有時亦含貶義,喻致力于細瑣之事。
4.滌除污垢,磨之使顯出光澤。
1.滌除污垢,磨除傷痕。喻仔細琢磨,精益求精。
1.用刀刮除骨上的藥毒以治創傷。《三國志.蜀志.關羽傳》"羽嘗為流矢所中﹐貫其左臂﹐后創雖愈﹐每至陰雨﹐骨常疼痛﹐醫曰'矢鏃有毒﹐毒入于骨﹐當破臂作創﹐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醫劈之。時羽適請諸將飲食相對﹐臂血流離﹐盈于盤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后用為形容精神堅強的典實。
1.喻極力搜刮﹑榨取民財。
1.曲調名。鹽猶"引"。
1.象聲詞。
同‘呱呱叫’。
1.象聲詞。象烈火焚燒之聲。
1.同"刮刮匝匝"。
1.同"刮刮匝匝"。
1.同"刮刮匝匝"。
1.清除。
1.刮斂含鹽鹵的浮土,用以淋水煮曬食鹽。
1.擯除。
1.廢除;掃除凈盡。
1.象聲詞。
1.象聲詞。斷裂聲。
1.見"刮剌剌"。
1.勾搭。
2.猶言爭脫。
1.亦作"刮喇喇"。亦作"刮辣辣"。
2.象聲詞。
1.見"刮剌剌"。
用剃刀等把臉上的胡須和寒毛刮掉。
〈方〉用手指頭在臉上劃,表示對方不知羞恥。
1.跑馬。用以喻迅疾。
1.從龜背上刮毛,喻徒勞無效。
1.吹面;撲面。
1.刷除蒙在表面的一層薄膜。
2.中醫醫術,指治療肓膜之病。肓膜在腹臟之間,藥力難及,治愈不易。
1.亦作"刮磨"。亦作"刮劘"。
2.琢磨器物,使之光平。
3.磨滅;滌除。
4.切磋;研討。
5.拂刮切削。
1.見"刮摩"。
1.見"刮摩"。
指徹底改變眼光令人~丨~相看。
1.謂另眼看待,用新眼光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