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秘密的諭旨。
2.秘密諭知。
徘徊;留連徙倚綠樹蔭|極登臨之勝,徙倚久之而歸|在江邊徙倚。
1.謂見義即改變意念而從之。
1.謂改變意念。
1.一種江湖醫術,傳說能移去癰疽。語出《南史·薛伯宗傳》"時又有薛伯宗善徙癰疽,公孫泰患背,伯宗為氣封之,徙置齋前柳樹上。明旦癰消,樹邊便起一瘤如拳大。"
1.謂帝王出行。
1.逾月。謂喪家過了除服之月。
1.搬家忘記攜帶妻子。形容粗心﹑健忘。語本漢劉向《說苑·敬慎》"魯哀公問孔子曰'予聞忘之甚者,徙而忘其妻,有諸?'孔子對曰'此非忘之甚者也,忘之甚者忘其身。'"
1.遷移王都或地方官署所在地。
1.謂把物件等移放到別處。
2.移民使定居于某地。
1.猶放逐。
進行銑削加工的機床。加工時,旋轉的多刃銑刀對工件進行切削,可加工平面、溝槽、輪齒、螺紋和較復雜的成形面。效率比刨床高。
1.銑床上用的刀具。夾緊在銑床主軸上﹐作旋轉切削運動﹐以加工工件。種類很多﹐有圓柱平面銑刀﹑端銑刀和成形銑刀等。
1.用銑床進行切削的工作。
2.使用銑床進行工作的工人。
1.見"鋭鋃"。
1.指冷澀沉滯。
1.想象中的金光閃耀的樹。
1.生鐵﹐鑄鐵。
1.小鑿。
1.弓之兩端飾金者名銑﹐飾蚌者名珧。因泛指寶弓。
1.光澤。
1.對人或事物產生好感或興趣。
1.寫成或印成的報喜的東西。
2.指喜訊。
1.見"喜躍抃舞"。
1.猶言好戰尚武。
1.方言。猶言心甘情愿。
1.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
1.形容十分高興的樣子。
1.報喜信的人。
2.指稱媒人。
望外意料之外。出乎意外地高興突然接到多年不見的好友從國外打來的電話,小玲真是喜出望外。
1.形容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感到極度高興。
1.孵不成雛鴨的鴨蛋。也叫鴨餛飩。
1.女子出嫁或生孩子滿月時,用以饋送親友的熟蛋。其外殼染成紅色,以示喜慶。
2.指經孵化尚未成雛出殼的雞鴨蛋。有全喜﹑半喜之分。頭翼俱全的稱全喜,略具雛形的稱半喜。可煮熟食用。
1.猶幸虧,幸喜。
1.形容非常高興喜悅的樣子。
1.地名。在河北省遷西縣。明代為薊北重地,曾設兵駐守。向為長城內外交通要沖之一。原名喜逢口,相傳古有久戍不歸者,其父求之,喜逢于此,故名。明永樂間改今名。
1.猶悅服。
1.舊式婚禮時為新婚夫婦祝頌的歌曲。
1.自負其功。
2.喜立大功;貪功。
1.喜慶時用以招待賓客或分送親友的干果,如花生﹑棗兒﹑桂元之類。
2.即紅蛋。舊俗婚娶或生孩子的人家用以分送親友鄰居。參見"喜蛋"。
1.喜歡;愛好。
愛好;喜歡喜好讀書|他課余喜好種花。
1.欣喜慶賀。
1.見"喜歡"。
1.同"喜形于色"。
1.舊時結婚時新娘坐的花轎。
1.得意的神情。
1.結婚時招待賓客的酒或酒席。
戲劇類型之一。多以夸張的手法、巧妙的結構、詼諧的臺詞及對喜劇性格的刻畫引人發笑。喜劇嘲笑丑惡、滑稽的現象,肯定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一般分為諷刺喜劇、抒情喜劇、荒誕喜劇、鬧劇等樣式。
1.既高興又惶恐。
2.指高興和恐懼。
1.大聲歡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