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將絲帶結成網絡。猶今之扎彩。
1.應和合拍。
2.隨著江水流到之處。
3.順應潮流。
1.謂東宮僚佐官吏隨太子即位而得重用。
1.漢劉邦的文臣隨何﹑陸賈的并稱。兩人皆有辯才。
1.謂當趕驢牽馬的仆從。
1.臣下隨皇帝出行。鸞﹐通"鑾"。
1.指失去戶籍的流民戶。
1.古代三科運命說之一種。謂壽命久暫與其德行好壞相應。
1.五代的濫刑之一。杖擊數與受刑人年齡相同。
1.指隨侯之珠與和氏之璧。
1.猶嫁人。
1.謂隨波逐流﹐從俗浮沉。
1.謂順應他人意旨行事。
1.指舊時長輩做官晩輩隨在衙署生活。
2.猶聽任。
1.帶在身邊﹔不離身。
2.跟在身旁。
3.引申為依附于身體。
4.猶侍從。
1.在死者腳旁點的燈。
1.平常著的衣服。
1.漢王符《潛夫論.賢難》﹕"諺曰﹕一犬吠形﹐百犬吠聲。"后因以"隨聲吠影"比喻一經他人嗾使﹐便不分是非曲直﹐對人橫加噬嚙。
沒主見,別人說什么也跟著說什么事惟其實,豈肯隨聲附和|眾人都隨聲附和,唯有蕓娘一聲不吭。
1.見"隨聲附和"。
1.別人說是﹐自己也說是﹔別人說不是﹐自己也說不是。謂毫無主見﹐一味盲從。
1.順應時勢﹔切合時宜。
2.任何時候﹔不拘何時。
3.隨著季節時令。
4.跟隨時俗。
1.同"隨時制宜"。
1.謂依照當時當地情形﹔在不同的時間﹑地點。
2.任何時間﹑地點﹔時時處處。
1.按當時情勢采取適宜措施。
1.猶言隨俗沉浮。
1.根據所擔任的職務。
2.謂隨便地﹐毫不經意地。
3.在左右侍奉。
4.隨著時間的推移。
5.根據周圍的事物。 6.隨時隨地。
1.跟隨侍奉。
2.指侍從者。
1.依照體勢。
1.隨即﹔立刻。
2.順手﹔順便。
3.信手﹔隨便。
1.舊時官署的記事簿。
1.依順﹔依從。
1.傳說中的惡獸名。
1.順應時尚。猶今之時髦。
2.從俗﹔從眾。
1.見"隨俗沈浮"。
1.謂順隨世俗﹐沒有己見。
1.陪同﹔跟從。
1.謂根據文章的上下文﹐對某個詞語作出解釋。
1.見"隨文釋義"。
1.謂針對客觀事物本身的不同形態給予形象生動的描繪。
1.順應事物而機變。
1.見"隨鄉入鄉"。
1.猶言到一個地方就按當地風俗習慣行事。語本《莊子.山木》﹕"入其俗﹐從其令。"成玄英疏﹕"夫達者同塵入俗﹐俗有禁令﹐從而行之。"
散文集。巴金作。1979-1985年出版。共五集,一百五十篇。作者回顧親身經歷,批判極左路線和四人幫”的倒行逆施,并對文化大革命”作了深刻反思。內容有對故人的懷念、見聞錄、訪問記、文藝評論以及關于文化建設和文藝工作的建議等。文筆酣暢淋漓,一氣呵成。 【隨想錄】散文集。巴金作。1979-1985年出版。共五集,一百五十篇。作者回顧親身經歷,批判極左路線和四人幫”的倒行逆施,并對文化大革命”作了深刻反思。內容有對故人的懷念、見聞錄、訪問記、文藝評論以及關于文化建設和文藝工作的建議等。文筆酣暢淋漓,一氣呵成。
1.亦作"隨斜"。
2.任性胡為。
1.見"隨邪"。
1.順心﹔稱心。
聽憑自己的意愿行事理想與現實有沖突,生活往往難以隨心所欲。
1.猶即興。
1.跟在別人后面走﹔跟著同行。
2.泛指跟隨﹐伴隨。
3.猶言任其所行。
1.謂按市場行情行事。